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鰻魚養殖技術鰻魚密度養耕共生養殖魚體數量和放養密度

10+20+40+20+45+45+45+90=315天/4尾/斤(第9階段)(315-45=270+8個月*30=240)=510/30天=1年5個月
依上述計算18尾/斤等於上表第8階(270天)與9階(315天)中間,再養8個月後(270+240天=共510天)成3斤/尾,若以45天為倍數成長則為第10階為1尾/斤(360天12個月)11階為2斤/一尾(405天=13.5個月)12階為3斤/一尾(450天/30=15個月)實際似乎應為17個月才長到3斤/尾.若如此則為510-270=240天共長為3斤*600克=1800克-18尾/斤(33克)=1767克/240天=7.36克/天
270天前則只長33克=0.12克/天


http://www.ecaa.ntu.edu.tw/weifang/dload/CEAg&Aq.htm

植物工廠與養魚工廠

文/方 煒(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教授)

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基本上是一個省地、省水、高產量的生產工具。可不使用地下水,廢水排放又少,對環境的影響小,屬環保上友善的系統,所以頗受重視。由於可在室內全年養殖,不受天候影響,簡稱為養魚工廠。國內養魚工廠的原始設計主要以養殖歐洲鰻為主,但基於養殖成本的考量,業者多半傾向兩段式養殖方式,室內只負責魚體對水質要求高且/或存活率低的關鍵階段。目前此種養殖模式亦逐漸擴散至其它觀賞魚與高經濟價值魚種的魚苗與成魚的養殖。


植物工廠的廣義定義包括了可全年栽培的具環控調節能力的溫室,採水耕方式栽培的植物工廠同樣使用循環水,養殖水中飽含氨氮廢棄物正好可作為植物的養分來源,植物吸收氨氮廢棄物可降低循環水養殖系統對氨氮去除設備系統能力的需求,兩者可做互補式的結合,但增加監控與管理上的複雜度。此種結合在國外也逐漸受到重視,甚至都有新的英文單字被創造出來,用來簡化對此類型的複合養殖/栽培系統的描述。水產養殖是Aquaculture,水耕栽培是Hydroponics,兩者結合的研究稱為Aquaponics。迄目前為止,大多數的學界與業界的系統多偏向於吳郭魚或鯰魚等淡水魚結合藻類、萵苣、番茄或布袋蓮的栽培。後三者主要透過旺盛的根系生長力去除水中氨氮,藻類在水中尚有調節水中溶氧與提供天然抗生素防治疫病的功能。

如下表所示為養魚工廠用地、用水、飼養密度、飼養時間與飼料換肉率之比較(以年產量 50 噸鰻魚之規模為基準)。表中數據顯示超集約養鰻系統的獲利空間與在資源的節約上均遠優於傳統的漁塭養殖,其缺點則是成本高,風險高;換言之,對水質監控與魚病監控系統的依賴度高。
項目
傳統魚塭
超集約養鰻系統
使用土地
7000 坪
300坪
使用水量 
3200 m3/日
30-40 m3/日
飼養密度  
2 公斤/m3
70-100公斤/m3
飼養時間
18個月
12個月
飼料換肉率*
      3.0
      1.2-1.7
* 飼料換肉率: 增肉一公斤(溼重)需提供多少公斤的飼料(乾重)
1 所示為超集約循環水養鰻系統之系統配備與水流配送系統等之說明圖。系統組成包括:飼育槽,水流配送設備,機械式微粒過濾器,沉浸式生物過濾器,滴濾式過濾器,無氧脫硝(脫氮)槽,氧氣錐與緊急供氧系統,紫外線殺菌器,自動定時投餌器,水位與溶氧感測器及監控系統。

本研究室在超集約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研究中主要針對此系統的局部功能做進一步改善,研究成果包括:1.水質監控系統之改良,包括溶氧感測器配備定時刷可自動清洗省去日日維護的麻煩,溶氧控制策略之改良與整廠水質電腦化監控系統的建立;2.廠房夏季降溫問題的解決,包括水溫與空氣溫度;3.整廠廠房監控包括可結合區域網路進行電腦監控的水上與水下數位攝影系統的建立;4.自動秤重、補料、給餌系統與停餌偵測機制的建立,使得無人化養殖工廠的建立有更光明的遠景。在植物工廠的研究上目前以淹灌方式針對番茄與萵苣的栽培較有經驗,其養液循環系統的控制與養殖系統水質偵測、控制與疫病防治等在涉及工程設計與機電等部分是互通的。限於篇幅,植物工廠的介紹在此略過。
從飼料換肉率來看,魚類每消耗一單位的飼料轉換成增肉的比率比任何家禽、家畜都來得高,可食用的部份在比例上亦較高。從保健的觀點來看,吃魚肉比吃任何禽畜肉都來得健康,人們日益重視養生之道的結果,對魚肉的需求勢必日益增加。由於養魚工廠可高密度養魚,所以有非常高的單位面積產量;由於可在內陸、在室內養殖,幾乎可說是不需靠天吃飯,可在任何地點建立。在面臨因人口壓力導致糧食危機的新世紀即將來臨的今日,此系統不失為一生產食物的利器。整套系統中,舉凡過濾、監控、殺菌、給水與排水、養殖密度、餵飼量與餵飼與停餌時機偵測等,處處是成敗的關鍵。高的技術與資金門檻是缺點也是好處,其最大好處就在可避免一窩蜂的投入,只要誰技術領先,誰就能掌握先機,這是典型的知識經濟時代的範例。

日本國際養殖產業會(JIFAS)協助日立金屬株式會社在熊谷建立養魚示範工廠(熊谷陸上養殖實証實驗場),規模雖小,但對日本的企業界示範了陸上養殖在技術上的可行。日立金屬的管理階層認識到此一系統的潛力之後,對遠景的規劃就浮現了。多年前水耕栽培的盛行與人工燈光的使用,使得植物工廠盛行一時,但由於電力消耗頗高與環保上對於零流失(zero run off)的規定而只呈穩定發展。該公司擬結合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植物工廠與養魚工廠等技術,發展一另類的農漁業生產暨觀光產業。圖2所示為養魚工廠,圖3為植物工廠,一棟棟工廠組成整體的觀光園區(圖4)。各細部的技術均已存在,系統整合仍有待一步一腳印的耕耘。面對日本與歐、美各國的競爭,面對環保上的訴求,參與此系統研發的我們坦然面對,並自許為開路先鋒,期望能建立一個養殖/栽培與環保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方煒、何萬中、廖仁毅、張嘉孟。2000。室內養殖自動餵飼系統之改良。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台灣省。中華民國。
2.方煒、饒瑞佶。2000。超高亮度LED在植物栽培的應用。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3.饒瑞佶、方煒。2000。超高亮度LED作為植物組培苗栽培之燈具設計與可行性探討。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4.鄭宇鈞、方煒。2000。不同光照方式與不同栽培介質對蝴蝶蘭組培苗栽培之影響。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5.陳家智、方煒。2000。植物生長箱電腦監控系統之建立。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6.廖仁毅、方煒。2000。室內養殖自動投餌機量化公式之建立。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7.孟尚賢、方煒。2000。區域網路中低價位影像監視系統之建立(使用水上與水下攝影機)。八十九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2-25日,屏東。中華民國。
8.張嘉孟,方煒,饒瑞佶。1999。超集約循環水養殖空中管路輸送自動補料系統。八十八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5-26日,嘉義。台灣省。中華民國。
9.廖仁毅,張嘉孟,方煒,饒瑞佶。1999。超集約循環水養鰻系統智慧型投餌控制。八十八年度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8 月 25-26日,嘉義。台灣省。中華民國。
10.方煒。 1998。超集約循環水鰻魚養殖水質監控技術。農漁牧產業自動化專輯。農業自動化叢書第九輯。P.27-38。台北: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
11.方煒。1998。植物工廠。種苗生產自動化技術通訊。 第三期第98001號。 種苗生產自動化技術服務團。台北: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
12.方煒,詹朝凱。1998。室內超集約養鰻系統供氧方式之改良。八十七年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 8 月20-21日,屏東。台灣省。中華民國。
13.詹朝凱,方煒,張嘉孟。1998。室內超集約養鰻系統停餌偵測。八十七年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 8 月 20-21日,屏東。台灣省。中華民國。
14.方煒,1998,組織培養苗生產系統環境控制(II),八十七年度國科會計畫報告。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7-2313-B-002-070。
15.方煒、朱元南、周瑞仁。1997, 養殖漁業水質監控系統架構與整合技術彙編。八十六年度農業委員會,86-自動化-漁-02(1-2)。
16.徐崇仁、方煒、陳俊明、曾國鋒。1997。本土化超集約循環水養鰻系統之建立。八十六度農業委員會,86-自動化-漁-02(1-2)。
17.方煒,1997,組織培養苗生產系統環境控制(I),八十六年度國科會計畫報告。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6-2313-B-002-093。
18.黃奕熙,方煒,朱元南,徐崇仁. 1995. 循環水過濾式超集約養鰻監控系統之本土化研究. 八十四年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會. 8 月 7-9 日, 台北縣。台灣省。中華民國.
19.方煒. 1994. 「農業的第四選擇-植物工廠」. 台灣農業機械雜誌. 第9卷第1期: 1-6.
20.方煒。1993, 發展本土化精密溫室與植物工廠之可行性分析,八十二年度國科會。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82-0409-B-002-028。
21.Fang, W. 1999.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quaponics. (Invited Lectur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automation, culture,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system integration. July 22-23.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J, USA.
22.Fang, W. and Char-Mong Chang, 1999。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feeder with the capability of knowing when to stop feeding. April 26-May 2. World Aquaculture'99.  Sydney, Australia.
23.Fang, W. 1998. Computer controlled super-intensive water-recirculating indoor aqua-ponic system. ASA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July 12-15, Orlando, Florida.
24.Fang, W. and Chaio-Kai Chan. 1997.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 based SCADA system for indoor aquaculture using process control softwar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Suming Chen and Chu-Yang Chou (eds). Chines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Vol 2:441-446.
25.Fang, W. and R.C. Jao. 1996. Simulation of Light Environment with Fluorescent Lamps and Design of a Movable Light Mounting Fixture in a Growing Room. Acta Horticulturae. 440: 181-186.

http://www.icpdas.com/root/news/pactech/v31/03102_tc.php

技術應用
無線監控新應用 ZigBee 無線養殖漁業
文 / Jack Lin
養殖漁業一直是台灣漁民賴以維生的產業,而近年來,政府也極力推動養殖設備自動化藉以達到經濟價值的極大化。透過養殖自動監控系統,能有效管理魚塭,從池塘的水溶氧量、水溫監控、酸鹼值檢測乃至餵食系統皆可以利用自動化設備一氣呵成。自動化魚塭管理系統不但可減少人為疏失造成的損失,更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與漁作的品質。 對養殖漁民來說,伴隨著打水車運轉的聲音才能安穩入睡,因為打水車能夠供給池塘中的魚足夠氧氣,確保魚生物不會因為缺氧而死亡,但若是持續開啟打水車,則會有電力浪費的問題,再加上魚塭間距離過長時,以人工方式控管打水車並不容易。除此之外,若能夠有效控制水質如水中酸鹼值與溶氧量則可以增加漁獲的良率。在氣候變換之際,水中溫度不易掌控,過冷或過熱的水溫皆不利魚生物成長,時時進行水溫與氣溫量測並適時回報控制中心則能預防寒害發生帶來的損失,而漁民在養殖過程中還必須定期投藥去除池塘中過多的綠藻與魚疾病預防。 如果能有一套設備將這些功能不一的機器一同整合控制,必定能替養殖漁民帶來極大的方便與經濟效益。而這個問題,在泓格科技找的到答案。搭配ZigBee無線系列產品與XPAC控制器,輕鬆監控魚塭再也不是難事!
魚塭自動化方案架構
中央控制中心採用XP-8741控制器,並搭配EZ Data Logger簡易圖控軟體,使用者能夠快速建立警報機制,當現場發生異狀時可隨時回報給相關人員。而ZigBee無線傳輸器ZB-2570(Host)與ZB-2571(Slave)可將RS-485/RS-232轉換成ZigBee通訊方式,以接收現場端的各類ZigBee模組傳回的資料,再將資料送回中央控制中心。 現場端配置透過ZB-2060模組連接打水車與自動投藥、餵食器,並設定定時開關功能,可在固定時間開啟與關閉打水車且定時自動投藥與餵食。水溫與氣溫的量測則利用ZB-2017模組完成溫度資料擷取與回傳,再搭配掌上型控制器μPAC-7186連接水質檢測器,將測得的水中溶氧量與酸鹼值透過傳輸器ZB-2571傳回中央,以利即時監控水質。魚塭自動化方案架構如圖所示:

http://r.search.yahoo.com/_ylt=A8tUwZdtZURVnwsAhf1r1gt.;_ylu=X3oDMTBzc2psYWs3BGNvbG8DdHcxBHBvcwMxMAR2dGlkAwRzZWMDc3I-/RV=2/RE=1430574574/RO=10/RU=http%3a%2f%2fwww.ecaa.ntu.edu.tw%2fweifang%2feel%2fpps-slide%2f88%25E6%259C%259F%25E6%259C%25AB%25E5%25A0%25B1%25E5%2591%258A.pps/RK=0/RS=JCieEaeOetkcoZIA68CKeh.AH7s-

























































http://www.wcis.org.tw/Upload/QUARTC/000170/25-3.pdf







http://www2.advantech.tw/eAutomation/remote-io/news.aspx?doc_id=%7B53FA6F71-6BEB-403E-91A3-B5ED57BA73A


















http://www.ta.net.cn/News/News_Typenews.asp?id=1712

室內循環水高新養殖技術與新農村建設探討


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2009年两岸四地农业合作论坛论文集
室內循環水高新養殖技術與新農村建設探討
姓名:翁進坪; 職稱:教授兼海洋資源暨工程學院院長
單位: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 傳真:+886-06-9260506
連絡電話:+886-06-9264115-3027; 電子信箱:jpueng@npu.edu.tw 
壹、前言
     水產養殖大致可分為室內式養殖與戶外式養殖,而室內式養殖目前以種苗繁殖場為主(少數超集約
養殖),其他多為戶外式養殖戶外高密度開放式養殖以不斷的換水方式來改善養殖池水質,造成漁民大量抽取
海水或地下水源,然而伴隨養殖業迅速發展大量排水而導致環境污染,排水中含有大量無機和有機營養元素
(如氨氮、磷酸鹽、溶解性有機碳),隨排水直接進入環境,造成整個養殖水域大環境的惡化,進而引發水質
污染、病害滋生、水產品的衛生和安全等問題產生,這些問題限制水產養殖之發展,甚至水產養殖無法成為永
續經營產業;室內循環水養殖擺脫了傳統養殖業受自然環境影響,憑藉養殖過程中環境因子和飼料之人工調控,
為養殖生物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實現了高產、高效、養殖周期縮短與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且養殖用水量
減少,不污染環境之優點本文以綠色能源與循環水系統
設備結合,作為高新養殖技術與低碳之能源利用,探討海南省新農村建設及未來海水養殖發展方向。
貳、太陽能與循環水養殖系統之構造與原理
  本研究利用太陽能之熱源及循環水結合,作為室內循環水養殖之基礎,其系統構造與原理如下,此系統之
結構原理(如圖一):
圖一 自動化循環水系統之設備與流程
一、  太陽能之熱源:以太陽能加熱板,結合溫度感測及水泵之運送,進行熱交換,作為保溫之熱源,進行
養殖系統之保溫,以達節約能源減碳之目的。
二、  循環水之設備
(一)養殖槽Cultivate tank:圓桶狀可以擁有高效能的轉動,底部圓弧朝向中心集污、內外套管裝置,可使
污物(水)完全排淨。

(二)微粒子處理機microstrainer:微粒子處理機是利用極細的網目,將養殖水中的較大顆粒攔截,內部設
有水位感知器可自動旋轉清洗網目、將污物自動排出。
(三)無軸封泵浦pump:循環馬達是維生系統的心臟,系統中的水必須經由循環馬達推送,才能進行水過濾
處理步驟。
(四)沉浸式生物濾床bioreactor trickle filte:魚隻的排泄物和殘餘的餌料,會在水體中產生具有毒性
的氨。而沉浸式生物濾床內培養有大量的硝化細菌,硝化細菌能夠將氨轉化為毒性較弱的硝酸,維持水質穩定。
(五)蛋白除沫機protein skimmer:蛋白質除沫機能夠產生極細小的氣泡,然後利用氣泡將水中的蛋白質
(懸浮顆粒)移除,使蛋白質在分解成為含氮廢物之前脫離水體,減輕硝化作用的負荷。
(六)集水槽sump tank ; reservoir:混合水槽是維生系統的蓄水槽,具有緩衝及滴流的功能;內置珊瑚砂
有穩定PH及增加生物濾床表面積。
(七)紫外線殺菌機UV steriliser:紫外線殺菌燈能夠殺死養殖水中的病菌,減少生物染病的機會。紫外線
亦可抑制藻類生長,防止養殖水槽藻類繁生。
(八)臭氧機ozone generator:在養殖水循環過程中打入臭氧,能夠抑制水中病原體生長,維持水質穩定,
降低生物染病的機率。
(九)溶氧監控D.O. sensor:魚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是溶解在水中的,且水中的溶氧量也會影響細菌代謝有機
廢物的效率,故維持溶氧量的穩定是十分重要的。溶氧計的功能就是測量水中的溶氧量,以達水質管理之目的。
(十)溫度控制器Cooler:控制系統水槽水溫,不因季節變化,可維持穩定水溫。
(十一)自動撥號系統Automatic dial system:監控系統重要零件機構,超過預設安全值及電路電流異常如:
溶氧過低、主系統泵浦故障或過載即自動撥打預設多組電話通知管理人員及時處理。


(十二)系統控制箱Systematic control cabinet:控制所有機電馬達之磁動開關、漏電開關過載保護開關及
指示開關(含顯示燈),馬達過載信號須與自動撥號器連接。
  本系統之操作流程,養殖水槽之養殖用水經由回水管以重力方式流到微粒子過濾機內,先去除水中的有機
顆粒;接著流到微生物濾槽之沈澱池,內置有生物濾床,有效地去除溶於水中的有害氨氮等含氮物質;其後流
入緩衝槽內,藉由抽水泵浦,將水抽進蛋白質泡沫機及滴濾槽,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水溶性有機物及二氧化碳;
處理後的水回流至原緩衝槽;最後,經另一部抽水浦泵將水抽經氧氣錐做增氧處理,其中部份則流經紫外線殺
菌燈作殺菌處理,然後重新流回養殖水槽使用,溶氧監控及溫度控制及自動撥號系統,可進行監控,有異常時
造成自動撥號通知。
參、室內循環系統在軍曹魚之越冬實驗
  96年12月5日,由台灣購入2,000尾海鱺苗,平均體重7公克,每桶放養200尾,共10桶(1噸FRP桶),每桶水
溫均設定在24℃,換水率為3%。經3個月的養殖,平均體重達80公克,活存率為96%。死亡因跳出池外,後來
在降低水位即可避免之,海鱺循環水分段養殖越冬模式之開發,魚群活存率高達96%以上,同時利用太陽能之
加熱,達到水溫後,將電源切斷,因此,利用綠能結合,可減低能源之消耗,減低碳使用量。
j
肆、循環水與漁村未來建設發展規劃
  海南省農漁村建設,未來可以循環水養殖作為漁村建設發展方向之一,探討以室內循環水養殖作為漁村
新經濟之發展方向,循環水室內養殖,除可提供無污染安全之海鮮,並可保持環境潔淨,作為海洋觀光休閒
漁場,改造漁村新風貌,而落實循環水養殖技術有下幾項之建議:
一、制定完善發展規劃
  室內循環海水養殖高新技術,養殖硬體設備、軟體控制技術及綠能技術之結合,應結合各部門專業進行
系統之整合,制定完善之發展規劃,因此建議成立專門的產業發展協調指導小組,同時聘請國內、外專家學
者,作為技術顧問及諮詢,輔導企業進行投資與整合,促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設立循環水養殖技術與產業發展專項研究計劃
  室內循環水高新養殖技術將成為未來海水養殖業發展主流,該技術的成熟和產業化,將從根本上改變傳
統海水養殖業的資源消耗及環境破壞的負面印象,因此,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計劃,促進循環水養殖技術和設
備的產業化,重點推動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和技術的發展,尤其循環水之設備及各項自動化
設計更關係養殖成敗。
三、建立循環水養殖工程研究中心

  循環水建立技術整合研究中心,以現有之技術和基礎的企業和重點實驗室為依據,逐步建立循環水養殖
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省內循環水養殖技術和產業的研發和示範基地,以研發新技術及新產品等帶動中心發展
,逐步建立、規模化養殖生產、國際交流等完整的循環水養殖工程技術創新平台。
四、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發合作
  加強企業與學校之產學合作,由企業化之經營精神及學校研發合作,促進產業的發展,同時循環水軟體
設計,如水質之監控、自動餵食與自動撥號等技術,是學校研究突破之目標。
五、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海水工廠化養殖和育苗產業的發展,結合循環水養殖技術的技術特點,建議以正在規劃的海水種苗產業

http://www.miobuffer.com.tw/fishworld/199903/12.htm

山中傳奇-超集約循環水養殖系統
FRP魚池
        1.FRP魚槽:以多層玻璃纖維架構而成,抗紫外線、耐酸鹼,保固期十年;管線配置
採共官方式,並以同色系之FRP面板覆蓋。
        2.進水部:進水部設計一逆止閥及流量控制閥;逆止閥主要在防止魚類的逃逸,流量
閥可控制進水的水量。
        3.溶氧感應器:係用以量測水中溶氧量,並連結溶氧控制系統和緊急供氧系統,作溶

氧控制。
        4.緊急供氧曝氣盤:每個魚槽配有兩個至四個曝氣盤,每個曝氣盤有五仟個曝氣孔,

於魚池中溶氧過低時或系統異常時緊急曝純氧用,由電磁閥控制。
        5.集污槽:在魚池中間底部設計一凹陷部,製造一滯流區,使得水中顆粒廢物進入後

不再散出,再經由水管導至刷網機的淺盤經刷網網目的孔隙排出。
        6.液位警報器:係為刷網機故障或固體廢物排除困難而引起之魚槽水位異常上升警報
用。
自動投餌機
        1.自動投餌機:設計有5、25、35公升三種儲料槽,飼料從儲料槽和馬達轉盤間的間隙

落出,馬達帶轉盤產生離心力將飼料帶至轉盤外側,再由一可調式刮刀將飼料撥至魚池中
        2.落料控制:本機主要是將儲料槽和馬達轉盤間隙的調整設計成螺紋可微調式,方便
作者調整出料的大小。且刮刀設計位於轉盤馬達上,避免因調整儲料槽和馬達轉盤間隙時
造成之高度差,使操作者操作程序不順。
        3.水平控制:投餌機的固定架採水平可調式控制,以克服魚槽施工時水平誤差。
        4.本機採316不鏽鋼耐酸鹼材質製作,可抗海水侵蝕。
自動刷網機
        1.刷網機:主要利用淺盤內外水位差,將魚槽底部集污槽所收集之顆粒性廢物抽至淺
經由圓柱狀網目的孔隙排出,為避免孔隙的阻塞,利用馬達帶動刷網將阻塞於網目的糞便
殘餌清除,使水流暢通。
        2.水平控制:刷網機的固定架採水平可調式設計,以克服魚槽施工水平的誤差。
        3.本機採316不鏽鋼耐酸鹼材質製成,可抗海水侵蝕。
微粒子處理機
        1.微粒子處理機係利用不鏽鋼濾網(網目大小約50-60微米)過濾原理,將大於50-60微米
粒廢物和水分離。
        2.圓筒狀濾網下層阻塞時,水位逐漸上升,上升至設定高度會觸動液位開關,啟動圓
轉動馬達和高壓沖水幫浦,清洗濾網。(清洗時轉動圈速可設定)
        3.沖洗下來的顆粒廢物由圓筒內之集污槽收集,排出系統外。
海水超集約循環水養殖流程示意圖
wpeD7.jpg (18064 bytes)

















超微粒子處理機
        1.微粒子處理機係利用白努力原理將氣體吸入產生大氣泡,並利用氣泡的表面吸附微
細顆粒,及上昇時將顆粒物質帶出排除。
        2.氣泡的產生好壞,視噴射頭的設計,攸關微粒子處理機的處理能力。
        3.在這裡可以利用臭氧機將臭氧打入,分解有機物。
生物濾床
        1.生物濾床可說是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心臟,其表面積的大小設計和養殖生物物種的排
氨量有關。
        2.濾材的表面積及清洗容易度和硝化菌生長及硝化處理能力有關。
        3.此濾材的比表面積為150m2/m3
氧氣錐
        1.氧氣錐:氧氣錐的錐形設計提供進水與氧氣的充份攪拌混合,及反壓造成的壓力來
增加水中溶氧濃度。
        2.混氣管:在氧氣錐上段進水管位置加裝一混氣管,利用白努力原理,使純氧與進水
作第一次混合。
        3.液位計:可提供操作者瞭解氧氣錐內水位高度,以達到最佳溶氧狀態。
        4.錐內壓力維持於0.8~1.0為佳,於25℃下溶氧可達20ppm,30℃約16ppm。
        5.另錐外加裝壓力表及溫度表,可使操作者一目瞭然。
        6.採加厚FRP製作,耐壓力、抗酸鹼處理,適用於海水。
紫外線殺菌燈
        1.紫外線殺菌燈利用高能量短波穿透破壞細胞,達到殺菌功效。
        2.但短波的穿透力有限,有效範圍僅0.7~1.0公分。
        3.紫外線燈管的壽命8,000小時,需定期更換以發揮功效。
自動監控系統
        1.中央監控系統:控制面板上可監視溶氧、pH、水溫,也可控制啟動自動投餌機、刷
網機、緊急供氧系統、警報器、抽水馬達等。
        2.溶氧監視器,採歐制感應器,信號輸出以0~200mv,依溶氧量不同輸出不同,在空
氣中約在32mv上下。
        3.緊急供氧系統:為保障超集約系統中的生物之生存,本系統為安全措施,在低溶氧
時啟動電磁閥,將純氧送至曝氣盤溢出,提高水中溶氧。
        4.水位警報器:當水位不正常昇高時,以警報器告知。    
養魚世界(p.55~58)-山中傳奇農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八十八年三期 



http://www.lanlinggz.com/cpzs/zysb/241.html

增氧锥氧气锥

     氧气锥也叫增氧锥。是蓝灵水族专门为工厂化水产养殖设计而成的一种增氧设备。
通体采用FRP高强度材料制成。增氧效果明显超出同类产品。与纯氧产生设备(或氧气瓶)
等其它循环水养殖设备配套使用,可对超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提供高溶氧水。
产品研发初衷    由于循环水养殖越来越普及,水产养殖密度也越来越高,继而对水体溶氧值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以35公斤/立方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为例,溶氧量要至少达到16mg/L以上才可以
满足鱼类的需求。这个溶氧值还不包括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其它生物需氧量等。因为高密
度水产养殖的水体含有大量的饵料及未来得及清除的鱼类的粪便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分
解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而传统的增氧方式如空气曝气等已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利用纯氧
通过强有力的方式增加水中溶解氧量已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产品结构    氧气锥采用玻璃钢(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喷熔缠绕而成。整体呈现上小下大的锥
体结构。进出水采用PVC法兰连接。底部有排污口及观察窗。
产品使用方法    氧气锥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气液充分混合的条件下,增加压力
来迫使气体克服水的表面张力而被动溶解。因此氧气锥要与增压泵、射流器等设备配套使
用。气源采用制氧机或氧气瓶(氧气纯度大于90%)

氧气锥原理
影响出水溶氧值的因素   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相似,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首先与温度、压强等有关。再次
就是与气液混合的方式有关。而在正常的压强条件下,传统的增氧方式会使水体溶氧
有一个上限。如果是用空气作为气源,溶氧量会进一步得到限制。采用工业纯氧(纯
度超过90%)则使溶氧效率大大增加。氧气锥与纯氧组合使用,再利用射流原理将氧
气和水充分混合。在气液接触面积呈现指数倍级增加时,加大水体的压强,会使出水
溶氧量更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氧气锥应用范围   大型工厂化水产养殖场、海水育苗场、大型水产暂养基地、海洋馆、水族馆等。
产品使用条件    工作压力为0.25MPa,出厂测试压力为0.4MPa.可用于海水等弱腐蚀性液体环境中。
规格型号及参数


型号规格(mm)进出水法兰直径(mm)设计最大流量(T/H)测量气压(PSI)20摄氏度溶氧速率(KG/H)出水溶氧浓度(mg/L)
AC50Φ400*1130631820165
AC80Φ600*17309030101.249
    151.456
    201.664
AC100Φ860*213011060102.450
    152.857
    203.365
AC125Φ1000*2720140110104.550
    155.358
    206.165
AC150Φ1200*3280160140105.650
    156.658
    207.765

1psi=6.895kPa=0.0689476bar =0.006895Mpa
细节图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中文名
增氧机
外文名
The aerator
用    途
水产养殖曝气
目    地
增加水中氧气量
工    具
增氧风机
应用于
渔业养殖业

1简介编辑

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
增氧机产品类型也比较多,其特性和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增氧效果差别较大,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养殖系统对溶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增氧机以获得良好经济性。

2用途编辑

对池塘改善

主要表现在:
鱼池缺氧时开增氧机,可预防鱼虾“浮头”。当晴天上层溶氧高时开机,可加速水体的对流,提高水体中、下层的溶氧,有利于鱼虾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水体的循环流动,还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可见,增氧机的作用,不仅是对水体增氧,还有效促进池塘初级生产力和自净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善了池塘水质和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水循环流动不适合某些养殖对象如、虾的生活习性,但对促进鱼虾健康、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养虾场配置

增氧机的配置量的主要决定于水源状况、养殖密度、总进排水耗能等情况。
水源状况:水源是否丰富,水质是否一直保持良好;如水质良好,可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仅在水质好时多换水。
养殖密度即亩产:高则多配,低则少配。
排水耗能情况:若进排水能耗较少,增氧机可考虑少配;能耗较大,配置量应较大。
经济分析:考虑电费、虾价相对比值,如当地电费相对较高而虾售价相对较低,则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

应用前景

中国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二十年来渔业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前列,国内渔业的总产值已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中国水产养殖已逐步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总产量逐年上升,这与水产养殖业逐步实现机械化,特别是增氧机的广泛使用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增氧机是中国实现渔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装备。

3工作原理编辑

增氧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规定为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增氧能力系指一台增氧机每小时对水体增加的氧量,单位为公斤/小时;动力效率指一台增氧机消耗1度电对水的增氧量,单位是公斤/千瓦时。如1.5千瓦水车增氧机,动力效率为1.7公斤/千瓦时,表示该机耗1度电,能向水体增加1.7公斤氧。
虽然增氧机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仍有些渔业从业者还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盲目和随意性。在这里有必要先弄懂它的工作原理,这样在实践中才会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众所周知,使用增氧机的目的是向水体增加溶氧,这涉及到氧气溶解度和溶解速率问题。溶解度包括水温、水的含盐量、氧分压3个因素;溶解速率包括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其中水温和水的含盐量是水体的一种稳定状况,一般不可改变,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是我们要改变的因素,也是水体当前存在的一种状况。所以要实现向水体增氧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氧分压、水一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增氧机时所采取的措施有:
1)利用机械部件搅动水体,促进对流交换和界面更新;
2)把水分散为细小雾滴,喷入气相,增加水一气的接触面积;
3)通过负压吸气,令气体分散为微气泡,压入水中。
各种不同类型的增氧机都是根据这些原理设计制造的,它们或者采取一种促进氧气溶解的措施,或者采取两种及两种以上措施。

4仪器类型编辑

叶轮式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最多采用的增氧机,年产值约15万台,其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他机型,但是运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1] 

水车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淤泥较深, 面积l 000~2 540 ㎡的池塘使用[6]。

射流式增氧机

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8]。

喷水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充气式增氧机

水越深效果越好,适合于深水水体中使用。

吸入式增氧机

通过负压吸气把空气送入水中,并与水形成涡流混合把水向前推进,因而混合力强。它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对上层水的增氧能力稍逊于叶轮式增氧机[4]。

涡流式增氧机

: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增氧效率高[4]。

增氧泵

因其轻便、易操作及单一的增氧功能,故一般适合水深在0.7米以下,面积在0.6亩以下的鱼苗培育池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5]。
随着渔业需求的不断细化和增氧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增氧机,诸如:涌喷式增氧机、喷雾式增氧机[9]等多种规格的增氧机。

5仪器选用编辑

选择指南

如何正确合理选用增氧机是用户很难选择的问题,
水产曝气原理水产曝气原理
于是在很多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下准确评估使用增氧机,例如包括水温、所养殖动物种类、所养殖动物的密度、水体的盐度、气候气温、自然风速气压、池塘大小的深度、水质施肥的多少、饲料投喂量的多少、自然水循环的流量等等都是选择增氧机性能的重要因素[2] 
1、叶轮式增氧机动力效果好,工作面积大,适合四大家鱼饲养。
2、水车式增氧机动力效果也很好,推流效果较强,水体表层增氧明显,适合虾、蟹类动物使用。
3、潜水式、射流式增氧机则适合深水养殖与较长型池塘使用。
4、喷水式增氧机小面积池塘增氧还可以,适合园林式旅游区小型鱼池,大面积的池塘增氧起不了作用。
5、充气式增氧机水越深效果越好,能使水体上下平缓地溶氧,又不损伤鱼虾身体,适合鱼虾苗池的增氧使用。
其中,水轮式增氧机是目前增氧设备中效率最强的一种,水轮式增氧机是水体上下层对流向四周扩散的原理,四桨 流动,改善水体的溶氧量,适和虾、蟹类养殖使用。

使用原则

⑴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作用,增加池水溶氧,并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改良水质,减少浮头发生。一定注意避免晴天傍晚开机,会使上下水层提前对流,增大耗氧水层和耗氧量,容易引起类浮头。
⑵阴雨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池水溶氧不足,易引起浮头。此时必须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在夜里及早开机增氧,直接改善池水溶氧情况,达到防止和解救鱼类浮头的目的。避免阴雨天中午开机,此时开机,不但不能增强下层水的溶氧,而且增加了池塘溶氧的消耗,极易引起鱼类浮头。
⑶夏秋季节,白天水温高,生物活动量大,耗氧多,黎明时一般可适当开机,增加溶氧。如有浮头预兆时,开机救急,不能停机,直至日出后,在水面无鱼时才能停机。
⑷当大量施肥后,水质过肥时,要采用晴天中午开机和清晨开机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池水溶氧条件,预防浮头。增氧机的使用,除与以上天气、水温、水质有关以外,还应结合养鱼具体情况,根据池水溶氧变化规律,灵活掌握开机方法和开机时间,以达到合理使用、增效增产的目的。
总之,增氧机的使用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白天不开,浮头早开;大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积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积小开机时间短,确保及时增氧。

仪器配备

增氧机的选配原则是既要充分满足鱼类正常生长的溶氧需要,有效防止缺氧死鱼和水质恶化降低饲料利用率和鱼类生长速度,引发鱼病现象的发生,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开支。因此,选择增氧机应根据池塘的水深、不同的鱼池面积、养殖单产、增氧机效率和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
据测定:每千克鱼每小时耗氧总量约为1.0 g。其中:生命活动耗氧约为0.15 g;食物消化及排泄物分解耗氧约为0.85 g。以l0亩面积的精养鱼池为例,增氧机的配备如表1[2]。
表 1 10亩鱼池不同养殖单产增氧机配备表
养殖单产(kg/667㎡) 400、500、600、700、800、900、1000
耗氧总量(kg/h) 4.0 5.0 6.0 7.0 8.0 9.0 10.0
⒈5 KW叶轮增氧机(台) 1~2 2 2~3 3 3 3~4 4
⒊0 KW叶轮增氧机(台) 1 1 1 1~2 1~2 2 2
⒉2 KW喷水增氧机(台) 2 2 2~3 3 3~4 4 4~5
⒈5 KW水车增氧机(台) 2 2 3 3 4 4 4~5

注意事项

科学养鱼的今天,许多养鱼户使用池塘增氧机缺乏科学性,直接影响增氧机的使用效果。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物质循环,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同时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防止泛池以及改善池塘水质条件,增加鱼类摄食量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正确使用增氧机需注意的事项[3] 
1.如何确定类型
确定装载负荷一般考虑水深、面积和池形。长方形池以水车式最佳,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为好;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动力基本能满足3.8亩水面成鱼池塘的增氧需要,4.5亩以上的鱼池应考虑装配两台以上的增氧机。
2.安装位置
增氧机应安装于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一般距离池堤5 m以上,并用插杆或抛锚固定。安装叶轮式增氧机时应保证增氧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水流不会将池底淤泥搅起。另外,安装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做好安全使用保护措施,并经常检查维修。
3.开机和运行时间
增氧机一定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并结合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生长季节、池塘的水质条件、天气变化情况、和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增氧性能、增氧机负荷等因素来确定运行时间,做到起作用而不浪费[5]。正确掌握开机的时间,需做到“六开三不开”。即,“六开”:1)晴天时午后开机;2)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3)阴雨连绵时半夜开机;4)下暴雨时上半夜开机;5)温差大时及时开机[7];6)特殊情况下随时开机。“三不开”:1)早上日出后不开机;2)傍晚不开机;3)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在出现天气突变或由于水肥鱼多等原因引起鱼类浮头时,可灵活掌握开机时间,防止浮头或泛塘发生。
4.定期检修
为了安全作业,必须定期对增氧机进行检修。电动机、减速箱、叶轮、浮子都要检修,对已受到水淋浸蚀的接线盒,应及时更换,同时检修后的各部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需要时再装成整机使用。

6存在问题编辑

在近几年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大量的新生企业加入增氧机生产行列,造成国内增氧机产品的总体质量下滑。于此,1996-2005年期间,国家质检总局曾先后7次对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几十家企业的增氧机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查。其产品抽样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增氧机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养殖产量、成本,若存在安全隐患,将会给渔民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二十多年来,增氧机产品在主要性能和质量上虽有很大提高,但与国外和中国台湾省的产品相比,在生产工艺、产品可靠性和外观质量、尤其是塑料化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多种原因新产品的开发不够理想。中国是渔用增氧机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但出口却很少。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的增氧、曝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的增氧机生产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是立足的根本[12],针对这种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农户权益,增加企业的责任意识,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使增氧机在品种规格、技术指标、内在质量、外观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其次,由政府引导,企业应在增氧机的生产工艺、产品可靠性和外观质量,尤其是塑料化方面下大力气,力争使中国增氧机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性价比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增加出口力度;
然后,鼓励和支持增氧机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研制诸如像具有定时增氧、自动保护控制、智能化控制系统等的增氧机,可减轻渔民繁重的体力劳动,发挥增氧机的实际性能及其工作的可靠性,适时调解水质环境,减少电费开支,提高渔民经济效益。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中国的增氧机生产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http://www.7bei.cc/zhishi/zhishi-1196.html
http://blog.udn.com/H101094880/9205935
研發鰻魚苗的人工繁殖拼經濟
2013/10/28 13:16
瀏覽4,485
迴響1
推薦7
引用0


一、日本鰻簡介
             日本鰻(圖1)在各種鰻魚中是肉質鮮美極珍貴的食用魚類,它的生活史部分在大海中,部分在河水中與鮭魚類似,但剛好相反,鮭魚在河中產卵而鰻魚在大海中產卵(圖2)。一生只產卵一次,產後隨即死亡。日本鰻的產卵場,根據最新的研究,是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附近的海域產卵,孵化後的仔魚,外型酷似柳葉,故俗稱柳葉魚(圖3),這些鰻魚的幼苗長得一點也不像鰻魚呈透明狀,隨著北赤道洋流往西飄送,到了菲律賓周邊海域之後進入黑潮流域,繼續被飄送到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的沿岸河口後,變態為玻璃鰻。進入河川的入海口時,身上出現黑色素,稱之為鰻線(圖4)。在河川的成長期,稱之為黃鰻,成熟之後經歷第二次變態,眼睛變大,體色變黑,腸道萎縮,卵巢持續發育,稱之為銀鰻,至此不在進食,開始游向產卵場,準備產卵。
  
        
  圖1   日本鰻                                        圖2    日本鰻的生活史
   
           
 圖3  日本鰻的幼苗---柳葉鰻                   圖4 變態成鰻線前之黑斑

           全世界約有19種鰻魚,生活史都很類似,其中兩種分布於大西洋,分別是歐洲鰻及美洲鰻,其餘17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一帶。19種之中,台灣發現的有4種,除了目前因數量稀少而價格高漲的日本鰻外,還有鱸鰻、雙色鰻及呂宋鰻,日本鰻為溫帶鰻,其他三種為熱帶鰻。數量上日本鰻和鱸鰻佔大部分,雙色鰻與呂宋鰻則較少見。 食用鰻魚等級第一級為日本鰻及歐洲鰻 ,日本鰻價格最高,含脂肪量25-30%,口感最佳,歐鰻價格約日本鰻8成。 第二級為美洲鰻、雙色鰻,含脂肪量小於20%,價格約日本鰻5成。第三級 為鱸鰻 ,含脂肪量約14-15%,主要為華人市場,料理與藥燉為主,肉質較無彈性。由於大量捕捉,美洲鰻、歐洲鰻及日本鰻雖不至於立刻滅絕但已到瀕危邊緣,資源下降的原因不外乎全球氣候變遷,河川出水口污染及過度捕撈等因素。尤其是每年在河口捕撈,用來養殖的鰻線之數量非常驚人,造成河川及內陸湖泊的鰻魚數量急遽減少,為了減少天然鰻苗的捕捉壓力,人工繁殖鰻魚苗是很重要的拼經濟努力。黑潮是西北太平洋的海水輸送大動脈暖流,因為黑潮的流經使台灣冬天比同緯度地區溫暖許多。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鰻線順著寒流湧向河口地區,沿岸漁民下網捕撈,賣給鰻魚養殖戶,可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日本鰻是四種中產量最多的市面上的日本鰻幾乎都是養殖的 日本鰻與其他鰻魚一樣都是屬於兩側洄游性魚類,在河川中長大,成熟之後奮力洄游到海洋中產卵。柳葉魚變態之後,便脫離黑潮流域,因此其洄游路徑,主要是受沿岸流的影響 。
         
二、鰻魚的經濟價值及養殖問題
鰻魚是養殖非常成功而且經濟價值極高的魚產,在日本有廣大的市場,鰻魚飯日本人極愛吃(圖5)1990年前後台灣曾列世界最大產鰻國,多數外銷到日本,日本人習慣在夏季進補,蒲燒鰻飯最為常見。鰻魚以肉細味美,博得老饕青睞,吃鰻魚除了可以增強體力、益智補腦、降低膽固醇外,更因鰻魚含大量膠原蛋白還可以美顏回春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所以日本人視鰻魚為珍品。若台灣能對鰻苗出口有效管理,減少走私的流出,將鰻苗留在國內養殖業者手中,那麼在7月份日本鰻魚節來臨時,日本為因應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勢必得砸重金購買成鰻,為我國漁民帶來一筆龐大的財富,針對日本鰻資源嚴重萎縮,其他鰻種又有進口限制的情況下,日本召開「國際性鰻魚資源養護管理會議」,邀集台灣及中國,在APEC非正式架構下,3方針對資訊流通、生態資源管理及鰻苗流向透明化進行合作討論,希望藉由APEC下海洋漁業工作小組之工作計畫推動,讓市場經濟造成的資源管理問題得以逐漸解決。此舉也宣告,要維護東亞日本鰻資源,不是憑單一國家即可見效,就要大家一起來,台灣也可藉鰻魚在國際上發聲,發展鰻魚外交。目前日本鰻魚整體上從生產到行銷都有許多問題待解決,馬政府若要真的拼經濟需結合產官學作徹底研究解決,有關日本鰻魚相關的產銷問題如下:
()鰻魚線苗銳減
報載根據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韓玉山老師的資料顯示:過去亞洲一年日本鰻苗捕獲量接近100噸,但近4年產量急遽下滑,2010-2012的產量遽降為413526噸;以台灣為例,過去一年有20噸,但2010-2012僅剩442噸,今年(2013)約1.5噸。日本人愛吃鰻,但卻沒有產那麼多鰻,所以七成以上得從台灣及大陸進口。面對鰻苗資源緊縮的壓力,日本開始透過漁業協商希望取得各國的鰻魚資源,每年11月時鰻苗剛來的海口價是110-120/尾,到了3月接近尾聲時,可能一尾要180-190/尾」,以均價150/尾計算,養至成鰻至少要賣到1500/公斤才能回本,這麼高的價格,大部分的台灣人吃不起,所以捕獲的鰻苗,還是都往日本送(走私),台灣留下的不到一成。
()過度撈補竭澤而漁
當經濟不景氣,捕鰻苗的人變多,這是台灣近幾年鰻苗捕撈銳減原因之一,今年鰻苗捕獲量是1.5 噸,約是2年前的1/25年前的1/5。鰻苗資源嚴重萎縮,捕撈鰻苗的人卻又增無減,蘭陽溪口捕鰻常見的「弓型網」,需以雙手撐開,趁著潮汐漲退之間,重複在水中不斷的撈起、放下的動作,檢視是否有透明的鰻苗入網,為了賺錢無人在談環保及育苗問題,連懷孕溯海產卵的銀鰻也不放過,當然魚苗會愈來愈少。
()鰻成為高風險的投資
由於苗量減少、苗價高漲,使得養鰻成本過高影響業者放養意願,更由於苗源取得困難,部分養殖戶面臨無魚可養的窘境,只好放空池,或是轉養其他魚種(虱目魚、鱸魚、吳郭魚)。這種大規模轉養的現象,可能會影響其他養殖魚種的市場價格。鰻苗的減產,不只讓台灣鰻魚產業面臨嚴重衝擊,也對其他養殖漁業造成影響。
()養殖抽地下水問題
工業、農業及養殖業競相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政府並無有效對策。
()鰻苗日漸稀少價格貴如黃金造成中、台、日三國競爭激烈
台灣的鰻魚是家庭式養殖,中國則為企業化經營,資本雄厚,可以在鰻苗昂貴時先購買局部,後手再繼續購入投入養殖,日本則因企業提供保證收購價格,讓養殖業可放心購苗,台灣單兵作戰居於劣勢,並將大量鰻苗走私銷日,市場先機掌握於他人手中。台灣鰻魚九成銷日,鰻苗也大量走私輸日台灣養殖的鰻魚,將近9成的量都被賣往日本,國內僅剩下1成左右的數量。即使台灣經濟部已訂定331日前鰻苗禁止出口,但在日方出價高的誘惑力之下,苗商仍透過各種管道以走私的方式將苗輸出至日本。去年12月間,桃園機場就查獲以行李日本7月鰻魚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鰻魚。只是,因為日本鰻減產,部分蒲燒鰻已由星鰻、秋刀魚、鯖魚來取代。
()由於各地區漁會及鰻苗收購盤商考量自身利益導致此通報系統無法確實掌握台灣的鰻苗捕撈量,也影響後續管理政策的研擬
()與日本鰻口感相近,且價格較便宜的歐洲鰻,已於2007年列入華盛頓貿易公約貿易保護名單附錄2
美國亦正在評估,是否在明年3月向華盛頓締約國會議召開前,提出將美洲鰻放進CITES名單中。若此提案通過,將受到貿易限制的物種可能不只美洲鰻,連銷日的主要魚種日本鰻皆可能會受到管制,台灣的出口也將受到連帶影響。
()台灣各河口垃圾及污染日益嚴重影響鰻魚生活環境

   
圖5  令人垂涎的鰻魚飯
三、台灣拼鰻魚經濟的方向 
         台灣現在經濟不景氣,日本鰻經產卵到溯河鰻線苗及回海產卵生活過程中帶給東亞各國天然的財富,由於柳葉鰻是靠黑潮運送,而台灣又處於黑潮的關鍵位置,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視這鰻魚經濟,下列方向可供政府參考:
(一)積極成立日本鰻人工繁殖小組
    結合中科院、水產所、台大及海大相關漁業研究人才突破此繁殖技術,以大陸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為楷模擊敗日本。
(二)立法院應就保護鰻魚繁殖及限制捕撈相關法案立法嚴格保護鰻魚。
(三)漁業署應整合全島補撈鰻線作業,分配責任區及配套繁殖比例。
(四)經濟部應就鰻魚加工提升出口附加價值,並應針對競爭對手中韓日進行行銷策略整合,不要讓漁民單打獨鬥。
(五)環保署應就台灣各河川鰻魚苗捕獲及出水口污染垃圾改善作長遠規劃。
(六)研究先期在黑潮截撈鰻魚苗科技研究。  


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211574&ctNode=5883&mp=1&kpi=0&hashid=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5&cad=rja&uact=8&ved=0CDgQFjAE&url=http%3A%2F%2Fpal.csie.ntu.edu.tw%2F~xflash96%2Focean%2Fsites%2Fdefault%2Ffiles%2FFinalReport11.doc&ei=jENYVbr1HImn8AX5qYDoAg&usg=AFQjCNH2CBanIbHH9I-wNfYdkQENoamV9g&sig2=YnFJoPOV33SNuuolJ2FTgg

鰻天喊價

台灣鰻魚養殖業的近況與現象探討


第十一組

獸醫二  B99609047  張德秀
電機二  B99901018  李宗儒
政治一  B00302242  張宇聞
工科四  B97505049  陳泰穎
機械四  B97502133  何政翰
藥學二  B99403061  連康羽
資工二  B99902111   
工管二  B99701240  王怡婷
地理一  B00208017  楊舒涵

指導教授:徐銘謙教授
 
 







目錄
一、    研究動機  ------------------------------------------------------ P. 02
二、    鰻魚的一些知識  --------------------------------------------- P. 03
三、    養殖鰻魚介紹  ------------------------------------------------ P. 04
四、    訪談:鰻魚基金會執行長汪介甫先生  ------------------ P. 07
五、    台灣養殖業的現況  ------------------------------------------ P. 13
六、    東亞各國鰻魚貿易關係  ------------------------------------ P. 16
七、    影響鰻魚價格之因素  --------------------------------------- P. 18
八、    總結  ------------------------------------------------------------ P. 20
九、    參考資料  ------------------------------------------------------
十、    組內分工  ------------------------------------------------------

















研究動機

民以食為天,而價格因素自然是我們在吃東西時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某次在新聞的報導中看到「鰻魚歷史天價」,成了我們研究這個主題的契機。

循著新聞的主題,我們發現市面上的鰻魚價格有上漲的趨勢,為什麼鰻魚飯會越來越貴?但裡頭的鰻魚大小卻是越來越縮水?況且以前就有耳聞,鰻魚養殖業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產業,照理說不是應該有一定的供應量來穩定價格嗎?那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鰻魚價格不斷的上漲?

在本報告中我們會先就鰻魚地生活史和養殖方式做基本的介紹,接著訪談到鰻魚機金會的執行長,讓我們對台灣鰻業有更全盤的了解,之後會從養殖業現況、與國外貿易…來探討影響鰻魚價格的因素。
鰻魚的一些知識

1.     生活史
鰻魚在陸地的河川中生長,成熟後洄遊到海洋中產卵地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後就死亡。這種生活模式,與鮭魚的溯河洄遊性相反,稱為降河洄遊性。

其生活史分為6個不同的發育階段,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的體型及體色都有很大的改變:

1. 卵期:位於深海產卵地。
2. 柳葉鰻:在大洋隨洋流長距離漂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便於隨波逐流。
3. 玻璃鰻:在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
4. 鰻線:進入河口水域時,開始出現黑色素,卻也形成養殖業鰻苗的捕捉來源。
5. 黃鰻:在河川的成長期間,魚腹部呈現黃色。
6. 銀鰻:在成熟時,魚身轉變成類似深似深海魚的銀白色,同時眼睛變大,胸鰭加寬,以適應迴游至深海產卵。

鰻魚的性別是後天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整體比例有利於族群的增加。


2.  菜餚
一般鰻魚都不會作刺身及生食,這是由於鰻魚血液中含有毒性蛋白,必須經過加熱烹煮才能分解。除了日本菜之外,粵菜及上海菜也常使用鰻魚。在歐美及其他地方則食用歐洲鰻及其他淡水鰻,如一道傳統的倫敦菜即為鱔魚凍(jellied eels)。鰻魚口感軟嫩,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極其有利。










養殖鰻魚介紹

一、養殖密度:
養殖的密度依鰻魚大小而有不同,通常在鰻線時期,因為需特別照料,所以都養在同一個池子中以方便照顧,放養密度較高;鰻魚愈長愈大,養殖密度就要愈低。例如:每公頃生產100000噸,須放養鰻線83000尾,或鰻苗60000尾即可;等到每尾10克時,放養量為3-6公斤/平方米,一般來說一坪3.3平方公尺,放一公斤最適合。

二、水質管理:
鰻魚生長在水中,水質的好壞是養殖鰻魚的關鍵;保持良好的水質,能夠維護池中鰻魚的健康。在水質管理方面要注意:

1. 氫離子濃度:ph值代表水的酸鹼性質,魚類能夠棲息的ph值在5-10之間,低鹼性的水質比酸性佳。
2. 溶氧:氧是生物維持生命的重要元素,陸上生物由空氣中得到氧,水中生物則依賴水裡的溶存氧。養鰻人家都有增氧設備,有各式各樣的電動水車,利用水車攪動池水來補充氧氣。
3. 排污:在鰻魚進食後的半小時,會清底排水10厘米深左右再進水到原來水位。
4. 穩定水質:可加入0.5-2.0ppm的高錳酸鉀,或10-30ppm的福爾馬林。
5. 水生植物:適量的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營養物,能降低水的污染,對穩定水質有幫助。
6. 混養其他魚類:有些養鰻人家會混養其他魚種,一方面做水質的指標,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水質淨化,但要留意其他魚種的爭食,常混養的魚種包括溪哥、烏鰡、鰱魚和草魚等。

三、常見的鰻魚疾病及處理方法:
 1.  如何知道鰻魚生病了?
養鰻人家在每天餵養鰻魚時,會仔細觀察鰻魚的索餌情形,以及鰻魚的外觀,一旦發現有生病的情形,會給予適當的治療。

2.     鰻魚生病了,該怎麼辦?
鰻魚生病了,可不是一隻一隻捉來餵藥哦!通常會將治療藥物摻入飼料中,或是遍灑在池中。這些治療的藥物會不會積存在鰻魚體內,對食用者造成傷害呢?通常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藥效期,過了藥效期之後,在鰻魚體內已經消化代謝完畢,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     常見的鰻魚疾病包括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疾病,以下舉出幾種常見疾病和處理方式。

(1) 細菌性疾病:有弧菌病、赤鰭病、赤點病等,症狀包括食慾降低、脾臟腫大、鰓部和肌肉出血、鰭部發紅、皮膚發炎、全身性點狀出血等,處理方式包括換水、改善水質、降低水中鹽分濃度、移去病死魚、升高水溫至26℃~27℃、抗生素治療等。

(2) 寄生蟲疾病:包括白點蟲病、車輪蟲病、指環蟲病、三代蟲病、斜管蟲病、鰾線蟲病等,症狀包括食慾降低、搔癢、白點、潰爛等,處理方式包括提高水溫,以0.9~1.5﹪食鹽水在25℃下浸泡10~14天。

      
                     
赤鰭病
胸、臀及尾鰭發紅
肝腎病
以肝臟為中心的前腹部腫大
赤點病
表皮下點狀出血顯著
爛鰓病
鰓絲頂端殘缺,鰓瓣由紅變桃紅
爛尾病
尾鰭鰭條斷裂,露出紅色肌肉
黏液細菌性鰓病
鰓成暗紅色,輕壓流出混有血液黏液
水霉病
體表寄生之水霉菌絲成綿絮狀
鰓腎炎
腹部凹入成縱溝,鰓小片粘連,棍棒化
車輪蟲病
寄生於體表或鰓上,蟲體形狀如車輪
白點病
遍佈於體表,約一毫米的白色小點
斜管蟲病
寄生在幼鰻的體表,蟲體形狀如梨形
指環蟲病
寄生於鰓部,蟲體形狀如長形指狀,頭部之背面有黑色眼點
三代蟲病
寄生於鰓部,蟲體形狀如指環蟲,但是頭部沒有黑色眼點
錨頭魚蚤病
寄生於口腔,魚下巴出現出血點
鰾線蟲病
寄生於鰾內,蟲長約6厘米,長圓形

四、疾病的預防:
預防重於治療」是養鰻人家對於鰻魚疾病的一致看法,在疾病的預防上可以注意下面幾方面:


1.在飼養環境方面:
做好水質管理,保持良好水質,經常清除池中污物,做好鰻魚池的生產工具消毒和清潔。

2.在飼料方面:
按進食量投放餌料,避免過飽或過飢,在飼料中注意綜合維他命的配給。

3.針對疾病對症下藥:
一旦發現池中鰻魚有生病現象,要深入了解原因,對症下藥。

4.做好不同季節的疾病預防:
在不同的季節,有各種不同的鰻魚疾病,可事先做預防工作,例如冬天水霉菌容易發生,所以冬天盡量不動鰻魚、不要去刺激鰻魚。

5.避免緊迫情形出現:
鰻魚容易緊張,是緊迫性高的動物,對水溫、噪音與強光等都會有緊迫感,一旦受到緊迫後,容易增加得病的機會。因此在飼養、分養和搬運過程,應避免造成鰻魚產生緊迫的情形出現。

五、鰻魚的天敵
在鰻魚養殖過程中,需防止白鷺絲、夜鷺、老鼠和貓等動物侵入,因為這些動物都很喜歡吃鰻魚。













訪談:鰻魚基金會執行長汪介甫先生

由於我們所做的報告是關於鰻魚的養殖情形及關於這方面的一些市場上現象的調查、研究,我們決定要訪問一下台灣鰻魚基金會的執行長汪介甫先生,請他為我們的研究做一些問題的解答。

我們:請問最近鰻魚價格波動劇烈的原因為何?
汪:鰻苗太過稀少,98年只有抓到44噸的苗左右。

我們:請問 44噸鰻苗是指台灣本土的嗎?
汪:沒有,就是台灣、日本、中國大陸、韓國這四個國家,這部分是指日本種鰻魚的鰻苗,現在一般養殖的都是日本種的鰻魚、就是一般說的白鰻。蠻於在日本內的流通消費,最多的時候可以到十三萬噸,到前三年還有十萬噸,到前兩年降到六萬噸,到去年剩五萬多噸。一般我們在計算的時候,一對的苗可以生產一千多噸的白鰻,鰻魚的養殖業是由四尾一公斤作標準,那一噸的鰻苗大概可以生產一千噸的白成鰻,所以說44噸的話就變成四萬四千噸地成鰻,本質上來說,日本市場就不夠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是說,鰻苗佔了養鰻魚成本的最大因素,(四成),一般來說鰻魚從鰻苗到可以賣出去,大概兩百塊錢的一些成本,水電租金大約是兩百塊,因為台灣是一般的露天養殖(成本較低),所以七尾鰻苗養成大概四尾成鰻,養殖戶成本是1320元,到出口商再到日本一公斤可能要到1500,最主要,鰻苗減產是這幾年來價格高昇的原因。

我們;所以鰻苗減產是為了價格還是沒有辦法而產生的減產不可控制的因素?
汪:對,因為鰻苗是天然的,現在還無法人工孵育。

我們:因為天然的減產,所以價格一直上揚?
汪:因為日本國內也有養殖鰻魚,(按:現為最大的消費國),七月有一個鰻魚節。台灣是屬於自然的養殖,像是養土雞那種讓她自己去跑,定期提供飼料;日本是在溫室裡面,是比較小的地方,然後一直供應飼料,讓水流動使得鰻魚一直運動,所以成長的比較快,它必須在一月二十號以前必須把苗放到池子裡面,才能趕在七月下旬左右,差不多是在鰻魚節的附近出貨,為期大概半年,台灣的養殖業就需要一,年三個月,日本的七月份到八月之間,大概是佔總消費量的大概一半左右,因為這一段時期價格一定最好,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把苗搶到,因為本來日本也有產鰻苗,但是這幾年就完全抓不到,抓不到的結果就是到海外來搶鰻苗,到台灣、中國,本來苗的價格來沒有這麼貴,但因為怕國內業者全不把苗交給他們,原本是希望我們把苗交給他,過了這段時期以後他會再提供苗給我們,但我們長期以來後發現是我們把苗提供給日本,但是日本都沒有提供鰻苗給我們,所以政府就下令每年的十月到四月這段期間禁止鰻苗的出口,那進指出口以後就造成走私,中間就會增加風險,所以鰻苗的價格又更拉高,所以這也是這幾年鰻苗價格又上漲的原因,因為留在台灣的鰻苗也會想要輸出給日本,也相應的提高了鰻苗的價格。

台灣到目前為止養殖生態是這樣,因為鰻苗是期貨,沒有人知道牠是多是少,現在一公斤鰻苗有五千尾嘛(按:以數量計算價錢),那其中若一尾鰻苗降了十塊錢,一公斤就降了五萬塊錢,所以中間的利潤是差很多的,那你要台灣的養殖戶把這麼貴的鰻苗丟到池子裡養,風險是很高的,所以在這段期間台灣還是將鰻苗提供給日本,日本是每年的1231號到431號禁止出口,51號開始開放,我們再從日本進口又蠻再回來養殖,那這兩年因為日本完全沒有抓到鰻魚,台灣、中國的苗給日本,日本又將苗留在國內,所以沒有多餘的苗提供給台灣,台灣就沒有鰻魚可以養,前年台灣只有進四噸,去年是700公斤,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00多公斤,目前為止,整體而言台灣的庫存不到一千噸,韓國是三千噸,中國大陸應該是六千噸,整個的市場是完全沒有貨了,你看現在蒲燒鰻(按:加工鰻),以前是賣600塊,現在是一千八,唉!

我們:所以現在鰻苗的減量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
汪:如果照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99年大概是38噸,9844 979080噸,別人說鰻魚幾年會有一個循環,但這幾年情下下來感覺不是很對,照日本教授說,原本在日本可抓到的野生活鰻是600噸,但是前年抓到的只有290多噸,銳減了一半,一般來說生鰻,抓那麼多迴游到海裡產卵地數量變少,在加上今天去年颱風不多,因為颱風一多水面的溫度會比較高,鰻魚產卵的緯度就會下降,去年預測說鰻苗的產量應該會跟往常一樣大概六七十噸左右但是沒有,所以現在有在擔心暖化的現象造成一些異向,造成生產緯度的改變(按:生產產地越來越往低緯度地區移動),由於往下就會跟洋流有關係,鰻魚是隨赤道洋流過來,鰻魚生產的地方是在關島附近的海域(馬里亞納海溝),順著赤道洋流漂過來再接到黑潮,若緯度往下,就會有一部分不會接到黑潮,那沒有接到黑潮的話就不會上來了。

我們:那請問關於引進歐洲鰻的方面呢?是否可以取代日本鰻?
汪:現在台灣沒有了,歐洲鰻因為生活環境還是有一些影響,但中國大陸有,他在長到一定的大小之後就不會再生長,而且一定要用藥,因為某一些魚病會影響,但台灣、日本根本沒有辦法用藥,現在對於用藥來講,就是讓自己破產的最大危機,現在檢驗的標準是用ppb,十億分之一,你一噸的魚裡面有一公克的藥就沒有辦法通過了,所以現在根本就不能用藥,不能用藥的情況下歐洲鰻在台灣自然就沒有市場,之前有人研究過但都破產,就是已經失敗的及約是養殖……


我們:所以主要其他影響鰻魚價格這一塊主要是因為沒有鰻苗,其它因素都影響較小?
汪:對,之前就算沒有鰻苗,土裡面翻一翻也都會有,但今年真的就沒有鰻苗了,簍子都空的。

我們:那如果沒有鰻苗了,相關行業的人該怎麼樣轉型,或是就一直等鰻苗來?
汪:現在有一些人就改養七星鱸魚,這是可以變動的,只要不要用藥的話,對池子都不會有什麼影響,不會有什麼東西殘存在裡面,所以如果沒有鰻苗,也可以換個東西來養,養鰻魚之後養其他魚都沒有什麼感覺了,鰻魚是比較好賺的魚種。現在每公斤已經漲到1300,現在的問題就是沒有苗了,有人預測今年如果還是沒有苗的話,明年這個價錢還是會維持住,所以現在這麼貴的苗,就是要想辦法把養殖技術用好。

我們:所以現在平均是7尾養成4尾?
汪:一般計算會用這樣的數據紀錄,但是這是偏低一點的數量,一般大概會講7成左右,真正比較會養的有八成多,像日本就大概八成。

我們:像台灣鰻魚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養殖,跟日本的養殖有沒有不一樣?
汪:日本也差不多。但像是中國就是企業型的,它的好處就是可以容忍鰻苗價格的波動,便宜的時候就買多,就可以補回價格較高時的損失,但是一般小規模的,苗便宜的時候,你已經沒有經費可以買了,台灣大部分都是這種小規模的。

我們:台灣鰻魚養殖都是在南部嗎?
汪:從鹿港以南,鹿港是最早發展鰻魚養殖的,嘉義雲林也都有鰻魚養殖。

我們:依照現在的價格,鰻魚養殖戶會比較希望供給台灣,還是出口日本?
汪:其實台灣大部分都還是出口,除了一些大規模的專門料理店,有請專門的人來料理的,才會比較有大量的購買鰻魚,其他市場上幾乎沒有活鰻,而蒲燒鰻的部分,最近加工廠也幾乎沒有加工了,太貴了成本太高了,去頭去尾去骨頭,重量減少的多,損失的經濟價值太高了。

我們:活鰻的出口部分還是以日本最多嗎?
汪:是。加工鰻的話歐盟、美國、俄羅斯也有,但數量不多。

我們:鰻苗的來源不管是大陸、台灣、還是韓國,都是以剛剛講的洋流帶來的嗎?
汪:是。有人說為什麼日本有鰻苗的時候可以4050噸的抓,而這兩年完全抓不到,只有45噸左右,是因為在菲律賓還有一個產卵地,所以台灣還是有一些鰻苗可抓,這是另一個說法,但完全沒有根據,日本的那個說法就是有經過研究的。

我們:現在價格動這麼大,有沒有想到利用什麼方式因應這些價格波動? 
汪:其實這個價格波動,對國內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台灣對鰻魚的消費量不是很大,但是這對日本那邊影響就很大了,日本的價格就一直往上,其實受益的是我們的養殖戶,以國內來講,他不像豬肉米飯價格波動會影響到我們的民生、對於高級日本料理店才影響較大,後來他們就採限量的政策,每天就賣一百份這樣,把鰻魚飯當作副業的心態來做,因為鰻魚太貴了,活的就很貴了,那你還要去處理,真的是不好做。

我們:台灣、大陸、韓國以及日本自己內部的供需,日本是怎麼選擇的,我們的鰻有有沒有什麼事比較有競爭力的,還是因為他們需要的量就這麼大,才進口?
汪:日本每年固定入苗量25000噸,他每年固定的產量是25000噸,但是市場的需求是6萬噸,最近比較少是5萬噸,所以他必須進口25000噸。韓國目前為止還是自給自足,所以鰻魚產業比較有影響的還是台灣、大陸以及日本,以大陸來講的話,有一陣子他們的活鰻是比台灣還好,96年以前台灣的活鰻魚主要是提供給日本的加工廠,因為那時後日本還沒有實施產地證明的政策,所以當時日本廠商常把台灣的活鰻偽裝成日本本地的活鰻,然後直接加工,這中間價差差了差不多四成左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日本市場上才一直沒有掛台灣產的鰻魚,當時每年有一兩萬噸的活鰻出口給日本的加工廠,開始實施產地標示法後,加上電視舉發,他們就不敢再用這個方法了,台灣的鰻魚就轉向料理店,因為料理店就沒有產地標示的問題了,因為一去就是現宰,所以98年的鰻魚出口量大幅減少,只剩5000多噸活鰻,所以當時我們就覺得要去日本做宣傳,農委會就給了我們一個計畫,第一年找了”(聽不出來汪說誰)”做代言人,被說怎麼會找一個AV女優當代言人,第二年就找了一些日本藝人、料理家在日本做廣告,那一年才慢慢的把台灣鰻魚在日本的量提升,以前聽過有人問說鰻魚從哪裡來,聽到台灣鰻就走了,因為沒聽過或是覺得跟中國鰻一樣,經過廣告跟他們的介紹後,他們對台灣鰻不會排斥了,所以是說有在進步了,像在超市有放台灣來的鰻魚,我想這都是這幾年來我們做的努力。這幾年我們一直極力請政府把這些鰻苗留在台灣,請政府查緝走私,前陣子新聞有報有抓到。

我們:那現在台灣跟日本鰻魚的價格有什麼不一樣?
汪:台灣鰻魚比日本還貴。

我們: 日本人有沒有在心裡面做一個鰻魚產地的排名,像之前聽到是台灣鰻就覺得不好或沒聽過?
汪:就是一個日本神話嘛,他們就覺得什麼東西都日本的最好,以前就是一直堅持日本鰻最好,我之前有問過一個朋友,問他你知道台灣鰻是什麼嗎,他說不知道,我又說那你知不知道你們吃到的所謂日本鰻其實都是台灣鰻,他說真的嗎,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是這樣,之前日本自己產的鰻魚都進了料理店,很少是送去加工廠的,加工廠的全部都是台灣或中國大陸去的,這幾年就慢慢規範,該是誰的就是誰的,雖然還是有假的日本鰻,它的價格可以差到一倍。

我們:那為什麼台灣鰻魚比日本還貴?
汪:因為少。像這段時間11.12月,日本鰻的品質會比較不好,因為剛剛來的時候就懶懶散散一直吃,沒有吃就是休息,後來一直抓走,就可以在池子裡面一直游,皮會變很厚,肉質也變不好,就是像運動員那種體格,很難吃,所以這段時間他們就開始改用台灣或大陸的鰻魚,到隔年四月,然後等他們得鰻魚出來,差不多六月,再回到日本魚的市場。日本現在有分兩種養殖,周年養殖跟月中養殖,周年養殖就是我剛剛說的1/20入池7月出貨,全部出完,日本的養殖是用溪水,溪水抽進來了以後,溫度大概是4度,再用煤油燒到二十幾度,他們一公斤的成本差不多1300日幣,成本比台灣高很多,飼料也比我們貴,人工也比我們貴,而且他們還要燒煤油。

我們:大陸是比較企業化經營的,那以後競爭上面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汪:照業界的人講的話,他們說中國大陸的品質比我們好,吃起來的感覺比我們好,因為他們是全部都用粉狀飼料,不是那種一顆一顆的飼料,台灣目前還有一半左右,日本也都是吃粉狀飼料,粉狀飼料的好處就是營養比較均勻,你可以加一些魚油、維生素,而且他顏色會比較漂亮,日本有一種青口魚,大部分都是粉狀飼料養出來的,那如果是糊性飼料養出來的話大部分是鐵鏽色,比較偏咖啡,但他們大概還是覺得台灣人的信譽比較好,他們還是比較喜歡台灣的,覺得說買台灣的鰻魚,比較不會被驗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中國大陸嘴巴上說沒有,還是有可能被驗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風險很大,而且像加工鰻,加工完後要放著,因為保存期限是兩年,那你這中間政策在改變,你不能預測,也許要改驗什麼藥,所以說人家還是喜歡台灣的,不然活鰻還是加工鰻都一樣;還有一說是中國大陸不是像我們一樣用地下水,他們是用山泉水,所以水會讓鰻魚有一個味道,台灣不會有這個問題,水的部分就贏過他們了。
我們:那台灣用地下水養殖有造成地層下陷……
汪:對鰻魚來講,鰻魚不能用生水養,所謂生水就是地下水直接打上來,鰻魚一定要原來的水跟新鮮的水,地層下陷的部分,鰻魚是用水量最少的,在所有的魚種裡面,而且經濟價值較高,台灣鰻魚的出口產值在今年以前,大概都有六十億,大過吳郭魚跟七星鱸。

我們:台灣的料理店用的鰻魚都是台灣自己的嗎?
汪:是,都是台灣自己的,量很多,我們一個老闆他大概一個月一噸吧。

我們:所以這個基金會主要就是要幫鰻魚產業做一個推廣?
汪:我們基金會的成立的對象,是輸出公會、出口商還有賣家合作生產聯合社,再來就是冷凍公會是加工蒲燒鰻的部分,還有一些政府官員派來,那時候就是因為派系都不合,才成立這個基金會,作為大家溝通的平台,政府的資金進來,就比較方便做一些事情,我們這邊就負責跟政府拿計畫案,來做一些對產業有幫助的事情。

我們:那政府在水產業這部分對鰻魚是比較積極嗎?
汪:看官員態度。

我們:跟政府比較有關聯的是哪一個部門?
汪:漁業署,我們是公設基金會,我們每年還是會去立法院被質詢,雖然沒有用到政府的錢,每年都還是在管我們的預算。
















台灣養殖業的現況

1.     銷售狀況:
 
外銷(90%以上):活鰻與加工鰻所占比例略等
 
內銷:活鰻為主

民國78~95年台灣鰻魚產量、產值變動趨勢

民國94年各地區養殖面積與生產量比較表
 

民國93年各地區養殖面積與生產量比例之圓餅圖

2.     活鰻銷售流程:
(1)
國內出口向養殖業者購鰻蓄養、稱量、包裝
(2)
空運至日本
(3)
由日本鰻魚輸入組合之會員公司承購
(4)
配售至日本各地市場
(5)
日本鰻魚加工廠、鰻魚專賣店、餐館等製成調理鰻後銷售

3.     加工鰻銷售流程:
(1)國內冷凍烤鰻加工廠向養殖業者購鰻
(2)
加工後由日本鰻魚輸入組合之會員公司承購
(3)
烤鰻工廠自有品牌、承購商社品牌上市,或是替日本商社直接代工者


4.     台灣鰻魚從進口、養殖到出口流程圖:

圖片2.png

1. 鰻線主要來源有台灣本地、香港、日本

2. 其中出口最大宗的途徑是從活鰻出口商出口活的鰻魚,而加工鰻魚出口的比例相對低很多。

3. 國內市場販售部分鄉較於出口占的比率非常低(約10%

東亞各國鰻魚貿易關係

東亞各國出口鰻魚比較表

由上述表格整理出以下:
1.     台灣:出口到日本,以活鰻為主
2.     中國:出口到日本,以加工鰻為主
3.     韓國:供給國內的市場為主
4.     馬來西亞:比重低,以加工鰻為主







台灣、日本與中國的生產關係圖:

綜合比較:

成本
售價
品質
養殖水質
氣候
國家形象
台灣
比日本略低
無味
可信賴
日本
無味
最好
中國
怪味(山泉水)













影響鰻魚價格之因素

1. 銷售市場單一、市場機制

(1)銷售市場單一
因台灣成鰻大部分銷售集中於日本市場,銷售對象的集中程度越高,則面對銷售對象的議價能力越弱。且當出現其他供應者,如中國,就會造成更加的競爭。

(2)市場機制
另外,在台灣部分養殖業者當鰻價稍好時,因預期漲價心理而紛紛惜售,造成有行無市;一旦價格稍微下挫,業者又一窩蜂的趕出貨,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只有任人宰割。(類似股票)

2. 季節性波動(鰻魚季)
日本鰻魚消費型態具季節性,每年6~8月的鰻魚季為消費旺季,約占全年銷售量的一半左右。鰻價的波動會受到供需影響,需求量大增時鰻價自然隨著漲。

台灣輸日 C&F 月平均價格之季節變

3. 鰻苗出口走私
以台灣的角度而言,讓鰻魚在台灣養大後再出口成鰻的利潤遠比直接將鰻苗販售還高上許多,因此政府下令每年十月到四月這段期間禁止鰻苗出口。(在這段期間養殖的鰻魚經半年飼養,養成成鰻的時間點剛好在鰻價高的鰻魚季)
日本方面也有產鰻苗,但是這幾年就完全抓不到,所以企圖從海外(台灣)以高價收購鰻苗,造成走私情形發生。相對的就提高了鰻苗價格,造成鰻價上漲。


4. 鰻苗驟減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鰻苗99年大概剩38噸、98年有44噸、9780噸;原本日本可抓到的野生活鰻是600噸,但是前年抓到的只有290多噸,銳減一半
七尾鰻苗養成大概四尾成鰻,養殖戶成本是1320元,其中鰻苗占了成本很大一部分(四成),鰻苗減產是近幾年價格高升的主因。

鰻苗減產可能原因

a.全球暖化:
鰻魚原本順著赤道洋流在關島附近的海域產卵,暖化造成產卵地區往低緯度移動,若無法接到黑潮就無法迴游到從前的地區 

b.過度捕撈鰻苗:
可能因大量捕撈鰻苗造成野生鰻魚量大減


總結

從這次的報告中,我們對於台灣鰻魚養殖產業的現況、市場的趨勢等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經過資料的蒐集還有統整之後,確定了影響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有二:

1.     日本市場的影響力:
國內本身的鰻魚需求量不大,主要是以供應日本的市場為獲利來源,因此台灣鰻魚的價格主要是受日本影響。

2.     鰻苗減少:
除了造成各國爭奪鰻苗之外,也使得養鰻成本越來越高,賣家也自然而然將成本反應在價格上。

另外我們在訪談以及討論之中,也發現了一些關於台灣鰻業現況的現象是值得探討的:

1.     汪先生的訪談中有提到:其實養鰻對於地層下陷的問題所造成的衝擊相較於其他養殖業是非常小的,然而媒體的報導與社會普遍的先入為主觀念使得鰻魚養殖業被塑造成一個對環境極為不良的產業。

2.     台灣在鰻魚生產的部分扮演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角色;然而,在現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面,上至政府下至廠商都應該要針對市場情形做出相對應的措施,才不至於使得台灣的鰻魚產業被邊緣化,造成其他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

書目:

鰻魚產銷問題硏討會專輯
廖一久主編; 陳世欽等編輯

鰻魚生產技術硏究資料彙編
台灣省鰻蝦生產合作社聯合社編

鰻魚的養殖法
井田精進著; 張愷譯

台灣鰻魚養殖產業技術效率、比較利益及最適產量之評估
李武忠撰

台灣鰻魚外銷日本之硏究
陳亮邦著


網站:


草港國小關於養殖鰻魚技術的網站http://www.tges.chc.edu.tw/eel/5a04.htm

漁業署網站http://www.fa.gov.tw/

台灣鰻魚發展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eel.org.tw/





組內分工

機械四 何政翰:組長、投影片修正&上台報告、書面報告校正
獸醫二 張德秀:網路資料搜尋、投影片製作
電機二 李宗儒:撰寫書面報告
政治一 張宇聞:網路資料搜尋、資料整理
工科四 陳泰穎:文獻資料搜尋、第一手訪問
藥學二 連康羽:投影片製作、書面報告校正
資工二   飛:網路、文獻資料搜尋
工管二 王怡婷:第一手訪問
地理一 楊舒涵:第一手訪問資料逐字稿整理


http://m.coa.gov.tw/member/MemberDefault.aspx
農業行動化平台

http://allen2002528.pixnet.net/blog/category/788365
一、鰻苗培育
養殖場的選擇:養鰻之前須選擇適宜地點,以免設置後發現各種困難無法解決,譬如:(1)要有豐富的水源 (由於鱸鰻較日本鰻不耐低溫,切勿選擇有大量低溫山水的地區);(2)水質不可含有過量的有毒物質;(3)為了以最自然有效方法治癒寄生蟲疾病,亦可選擇能取得海水的地方;(4)地勢方便注排水且不會淹水地區。
飼育管理:(1)鰻苗培育過程需不斷進行篩選,方可提高成長及活存率,為便於管理操作,每池面積不宜太大,長方型硬池面積不超過10坪,室內培養可採用水泥池或FRP桶皆可;(2)傳統的鰻線馴餌,大多使用經流水充分蓄養後之絲蚯蚓,但其很容易引入病源 (例如愛德華氏症),使用前最好經二氧化氯藥浴。目前已經有市售的人工膏狀飼料,可在飼育後1週完成大部分的馴餌,隨著攝食量的增加,逐次調增粉狀飼料或魚苗初期粒狀飼料;(3)傳統的日本鰻養殖,是放養後2個月開始篩選,然後每1個月或1個半月篩選1次。但也有資料顯示,在日本三重縣有業者,於鰻線放養後4個月內篩選次數達5-6次,獲得很高的成長及活存率;(4)鱸鰻的攝餌習性與日本鰻相似,但不能完全仿照日本鰻養殖的生活環境。南部有業者認為,必須在有水色的環境才能成功養殖。但也有在室內,採少量流水遮光的環境,成功培育的例子;(5)水溫的控制,根據筆者的經驗,屬熱帶性的鱸鰻,在低溫環境中很容易感染白點蟲,若沒有及時處理,死亡率相當高。室內培育水溫可控制在30-31℃,當體重達2 g以上時,則較不會受感染;(6)最好一次購足1池所需的鰻線放養量。即使不同批,時間上也不要相差太久,否則容易有馴餌上的困擾及體型參差過大。
二、成鰻養殖
鰻苗成長至100尾/kg時,可移至養成池,養成池概可分為硬池和軟池。硬池養殖,因池塘面積較小,操作容易,一般放養後1-2個月分養1次,初期放養密度約1-5萬/分地,隨著成長,逐漸降低密度,若希望養至3-5 kg/尾出售體型,則密度減至2,000-3,000尾。
飼料之投餵:目前市售之成鰻用飼料,可分為粉狀飼料及浮性粒狀飼料。(1)粉狀飼料:一般池鰻的攝餌率受氣候、水溫、水質、健康程度及體型大小 (幼鰻約5-10%、成鰻約1-3%) 等有所不同。粉狀飼料加水攪拌成團塊 (練餌),定時、定點、定量置於餌料籃內,每天的投餌量,以池鰻前1天之攝餌好壞來調整較為理想;(2)浮性粒狀飼料:浮性飼料是經高溫與高壓擠製成粒,一般投餵後能漂浮在水面超過30分鐘以上,其育成之成鰻體型差距較小,飼料散失較少,餌料效率比粉狀飼料高,但一般認為其肉質、風味及體色較差。浮料的投餵,宜在池邊設置投餌浮框,框邊至水面下30 cm處加裝細網片,防止鰻魚強食時,浮料隨風擴散至整個池面,而無法觀察池鰻攝餌情形及是否有殘餌。鱸鰻只要經一段時間的馴餌就可改變其攝餌的習性,並非傳聞其只喜歡粉狀飼料或活餌。
疾病防治:鱸鰻可長到比日本鰻、短鰭鰻大很多倍的體型,但不代表其在養殖過程不會發生疾病。目前發現鱸鰻亦出現很多發生於日本鰻的疾病,例如白點蟲、車輪蟲指環蟲、錨蟲症、赤鰭病 (產氣單胞菌)、水黴病等。養殖期間應隨時觀察池鰻的體表及活動情況,投餵時是最好的觀察時機。在水質沒有異常的狀況下,若攝餌量突然大降,則需詳細瞭解,若未見改善,且無法自行判定原因時,應盡早與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及各縣市家畜疾病防治所洽詢。
如果有培育鱸鰻苗意願,可親自到本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竹北試驗場參觀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泰和里111號)。
仿野生鱸鰻 鱸鰻 花鰻 鰻魚 鰻 美食 海產 水產

http://eel.nuk.edu.tw/3/3_4/1.html

鰻魚養殖要點

本文以台灣地區養殖白鰻(Anguilla japonica)為對象,至於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或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e)的養殖法,可以依照或參考白鰻養殖法,養殖經驗中,要成功養殖歐洲鰻或美洲鰻應慎選兩種鰻魚的鰻線捕撈地。台灣地區地狹人稠,適當及可用的養殖地及養殖區不多,由於工商業的蓬勃發展,養殖地需與工商業及住宅區爭地,所以可供鰻魚養殖的養殖地日益減少,並因為工業及水產養殖業會超抽地下水,導致沿海地區地層嚴重下陷。為了在有限的土地養殖大量的水產物,未來的方向會朝向機械自動化超高密度循環水養殖系統(室內),以機械管控、節省人力、減少用水及水資源再生再利用及減少動物侵入及生態影響等原則下進行有效率的養殖。但機械化的自動養殖系統詳見於各養殖期刊,本文所介紹的養鰻法仍為傳統養殖法,即在室外養殖(軟池)。討論的範圍包括病害防治、池塘整理及消毒、鰻線馴養、鰻苗養殖、大小篩選分養及成鰻養殖等。

(一)鰻魚(Anguilla japonica)的生態

白鰻生態上屬於溫水性魚類,最適合生長的水溫 20-30℃,低於15℃以下或超過30℃都會影響白鰻的活力,鰻魚養殖基本的水質條件,包括pH7.0-8.0、DO(溶氧量) 7ppm以上、亞硝酸0.05ppm、氨0.5ppm、硫化氫0.1ppm以下。

(二)鰻線馴養

馴養池應作好堤岸水門(進出水口)的鞏固工作,以防止漏水或排水溝的污水回滲進入魚池,並可防止鰻線躲藏堤岸隙縫或逃逸。在四周布置細網以防止鳥類(白鷺鷥、夜鷺等)、鼠類或其他動物等入侵,池塘上方也應裝設細網,鳥類侵入池塘會捕食大量鰻線,也是病害媒介生物(攜帶病原及傳播病原),應防止鳥類入侵捕食,才能達到最好的鰻線養成率。冬季水溫低藻類繁殖慢,不易作水(藻類水色),所以放養鰻線前,馴養池應先行作水,且作水後再放養鰻線,具適應性佳及容易集魚馴餌的優點。當然,放養後應採用適當的策略,以維持及保護良好的水質水色,鰻線馴養的成功在於作好基礎的養殖管理及事前各項措施。
以1公頃放養1-12萬尾鰻線為例,馴養池可選用約300坪左右的面積,以細網或紗窗網從池塘中間隔開,採用較大馴養池的理由在於水質較穩定馴養成效佳,但小面積具有容易集魚的優點,所以可用紗窗網等從中間隔開,背風面的一邊用作鰻線馴養池(150坪),另一邊則不放水產物(150坪),以維持穩定的藻類水色及優良環境,約20-30天後待鰻線己完成馴餌時即可將細網取出,稍微成長的幼鰻可用較大面積的池塘。馴養池背風面設置面積約4-6坪的餌料場(給餌場),剛放養的鰻線(從海邊捕撈的體型)約5,000-6,O00尾/每公斤,鰻線屬肉食性,喜食動物性餌料生物,且其習性喜好在夜間或黑暗中進行索餌活動,馴餌時可以採用絲蚯蚓、蛋黃、牡蠣、飛魚卵或其他誘引物質,鰻線剛引進池塘時為求能迅速適應環境,宜使用粗黑網或飼料袋等物件遮暗給餌場四周,魚苗有避強光趨弱光的特性,用40-50W燈炮聚集鰻線群,並接進水管滴水(餌料籃附近),由於進水的刺激及水溫較高地下水的誘引,鰻線會集中在餌料籃周圍,鰻線有群聚活動的習性。開始誘餌時餌料籃應沉到池底,待鰻線聚集後餌料籃可由底部逐漸往上提高,直到餌料籃底部距離水面約20-30公分為止。馴餌材料以絲蚯蚓為例,絲蚯蚓營養價值高水分含量也高,鰻線攝食後容易消化,鰻線進食量可高達體重30%以上,白身(透明)鰻線大量攝食絲蚯蚓得以快速成長,因絲蚯蚓水分含量很高,如完全以絲蚯蚓餵飼,很快就無法供給快速成長鰻線所需的營養需求,如未進行飼料轉換會出現蟃線成長停滯及大小差異(參差),所以應早日進行飼料轉換,人工配合飼料具有營養成分高水分含量少等待性,愈早進行飼料轉換,鰻線成長愈快愈均勻。鰻線餵食絲蚯蚓1-2星期後,即可進行食物轉換,以上餌(如絲蚯蚓)配合粉狀人工配合飼料調製投與,生餌量逐日漸少而粉狀人工配台飼料則逐日增加,1-2星期後即可完全以粉狀人工配合飼料取代,飼育鰻線時供應餌料以1-1.5小時吃完為原則。鰻線的成長資料詳細列於表7-1,白身鰻線約5,000-6,000尾/公斤,經7-10天體重顯著成長可達3,000尾/公斤 再經7-10天,體重可達1,000尾/公斤,即鰻線養殖經20-30天,體重可達到1,000尾/公斤,繼續養殖至40-60天,體重可達700-800尾/公斤,養殖60-80天快速成長的幼鰻,體重可以達到500尾/公斤。如大部分馴養池幼鰻的體重已經超過500尾/公斤,可準備篩選較大者放養至小鰻池,較小的幼鰻仍然飼養於原池塘(馴養池)。鰻線馴養時如以絲蚯蚓 飼養,因絲蚯蚓水含量高消化容易,鰻線每天進食量可以高達體重之30%,轉換成人工配合飼料後,投與飼料畤體型 3,000-1,000尾/公斤可投放「10%體重/飼料」,體型為500-1,000尾/公斤,投餌量為8%體重,但應配合小鰻健康情形、氣候變化及水質水色優劣等外在狀況(表7-1)。

以絲蚯蚓作為馴餌材料時,因絲蚯蚓的取得來源係從富含有機物的下排水道或水溝中,絲蚯蚓體表或消化道等部位會附著大量的病原蟲及病原菌(種類及數量均多),為求順利養殖鰻線,買進絲蚯蚓後應進行適當的沖洗,沖洗時要有足夠的水量,水深以能將絲蚯蚓全部蓋住為原則,絲蚯蚓有聚集成團的習性,沖洗絲蚯蚓時應不斷攪動,全數絲蚯蚓均可達到沖洗的目的,否則聚集成團時,長時間位置在底部中央部分的絲蚯蚓會因缺氧死亡,更易滋生微生物(病原大量增殖),沖水時間設定8-12小時,剛捕獲的絲蚯蚓顏色,外圍肌肉皮膚呈紅色的中央消化道則呈黑色,當絲蚯蚓消化道內食物及糞便等排泄乾淨時,絲蚯蚓整體會呈均勻的紅色,即可餵食鰻線。
以絲蚯蚓當馴餌材料時,鰻線容易罹患多種疾病,寄生蟲疾病包括車輪蟲、舌杯蟲、指環蟲(擬指環蟲、三代蟲)、粘液孢子蟲等,細菌性疾病則以愛德華氏病及爛尾病最常見也最嚴重。其次如赤鰭病、弧菌病或卡他性腸炎等。為了避免鰻線遭受病害侵害而導致嚴重損失,應及早轉換人工配合飼料。
初期進行飼料轉換時以粉狀人工配合飼料為宜,將各種調配好的鰻線飼料調成團狀餌料(粉狀人工配合飼料十絲蚯蚓十各種營養添加物質)。飼料轉換完成後,鰻線餵食人工配合飼料,宜添加優質魚油、綜合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及免疫激活物質(如 glucan)等,豐富的營養可以促進成長並增進對疾病及對環境的抵抗力。
強化溶氧補充系統(如水車系統或酌加空氣壓縮機打氣)以補充水中溶氧。適當應用益生菌或水質改良劑,以維護或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鰻魚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率及其嚴重性,進一步減少或避免使用藥物,防止藥物濫用及藥物殘留等不良現象。

(三)幼鰻馴養、大小篩選、分養(換池)

完成池塘整理工作的幼鰻池,注水後作好水質水色,篩選幼鰻放養(體重 500尾/公斤),幼鰻放養後可用優碘或四級胺類處理,避免幼鰻因捕撈及篩選導致魚體受傷,受傷的魚體容易併發其他疾病(細菌、寄生蟲或水黴菌)。幼鰻池放養500尾/公斤幼鰻,飼養1.5個月後體重可達300尾/公斤,可再次進行篩選分養,再繼續養殖1.5個月,體重可達100-150尾/公斤。如果池塘數量足夠,最好每階段(1.5個月)進行一次大小篩選及分養(500尾/公斤→300尾/公斤→100尾/公斤)。幼鰻期的餌料粉狀飼料加水調製成團狀餌料,可改浮性粒狀飼料投飼前應先進行訓餌。此期以每日投餌一次 原則,500-300 尾/公斤幼鰻投餌量為 5%體重,300-100尾/公斤幼鰻投餌量為 3%體重,飼料中可酌量加入添加物(如綜台維生素B群、魚油、免疫激活物質(如 glucan)等)。投餌次數不可過於頻繁,應適當調整投餌量(配合池魚健康、氣候、水質狀況等),否則容易罹患消化不良或細菌性腸炎。如在2-3月間放養鰻線,4-8月間鰻線已成長至幼鰻階段,此時台 灣地區進入高水溫氣溫期,也是鰻魚的快速成長期,同樣也是各種疾病的流行期,所以應特別注意養殖管理及水質水色管理。
幼鰻的養殖管理工作包括妥善的池塘整理,適時實施大小篩選及分養等。適時進行大小篩選及分養的優點如:(1)進行大小篩選時,應同時完成池塘整理工作,有效清除池底有機物、淤泥及累積於池底的病原,經曝晒及消毒後可再創造優良的養殖環境,並打造活力再現的養殖池。(2)篩選體型較大者(中鰻)分養至其他池塘,小型魚得到較大的空間及食物,也減少生存競爭(食物及空間等),適時將不同體型的鰻魚分養,大、小型魚可以得到更大的空間及更好的成長環境。(3)經常性的進行池塘清理(包括清池、換池及池塘整理等),養殖池更容易進行各項技術性管理工作(養殖管理、水質管理、管理藻類水色等)。(4)上述各項工作可以減少病害發生率及減輕病害發生後的嚴重性。
    此期重要的工作摘要如下:
  • 此期應適當調整投餌量(配合池魚健康、攝食活力、氣候(氣溫、氣壓)變化、 藻類水色變化及水質狀況等)。
  • 台灣地區4-10月間屬高水溫及高氣溫期,微小動物及微生物等的成長與繁殖 快速,如池中含豐富的有機物及大量可供微小動物及微生物增殖及生長的營 養鹽時,動物性微小動物會大量增殖,如寄生蟲大量增殖時會造成嚴重寄生 蟲感染症;如病原菌大量增殖時則會造成各種細菌感染症,此外,高水溫期也 應注意爛鰓病及氣泡病。
  • 強化溶氧補充系統(如水車系統或酌加空氣壓縮機打氣)以補充水中溶氧。
  • 幼鰻餵食人工配合飼料,宜添加優質魚油、綜合維生素B群、免疫激活物質(如 glucan)等,豐富的營養可以促進成長及增進對疾病及對環境的抵抗力。
  • 適當應用益生菌或水質改良劑,以維護或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鰻魚抵抗力, 減少疾病發生率及其嚴重性,進一步減少或避免使用藥物,防止藥物濫用及 藥物殘留等不良現象。

(四)中鰻馴養、分養(換池)、大小篩選

中鰻池在完成池塘整理工作後,注水作好水質水色,準備放養從幼小鰻池篩選體型較大的中鰻(100尾/公斤),中鰻在優良環境的新池中繼續進行養殖,中鰻成長快速,進食量及進食活力均佳,每日應適當調整投餌量(配合池魚健康、攝食活力、氣候(氣溫、氣壓)變化、藻類水色變化及水質狀況等),每日以投餵一次 原則,投餌量不超過2%體重,飼料中酌量加入添加物(如綜台維生素B群、魚油、免疫激活物質(如 giucan)等),即外界天候及環境發生變化時或魚體狀況不佳時應酌量減少投餌量,如發生劇烈變化時(如天候、水質、水色、病害嚴重時),可以視情況停餌 1-2天,未依上述情況適當調整投餌量,往往因不適當投餌造成鰻魚罹病(如腸炎型細菌性疾病),嚴重時會發生大量損失。100尾/公斤中鰻養殖經1-1.5個月,體重可達50尾/公斤,宜將體型較大者篩選分養至成鰻養殖池。
    此期重要的工作摘要如下:
  • 中鰻餵食人工配合飼料,宜添加優質魚油、綜台維生素B群、免疫激活物質 以(如 glucan)等,豐富的營養可以促進成長及增進對疾病及對環境的抵抗力。
  • 注意控制及維護養殖池的水色及藻類,培養的藻類水色應以當地最穩定的藻 類水色為原則,可以讓養殖魚類正常生息的環境就是適當的養殖環境,毋須刻 意培養某些特定的藻種及水色,池水管理應避免藻類水色劇烈變化,甚至突然 大量死亡,維持池塘環境優良化及預防水質惡化。
  • 注意預防病害的發生(如寄生蟲感染症、腸炎型細菌性疾病、爛鰓病、氣泡病), 發現養殖鰻魚的行為外觀等出現異狀或出現病害時,應迅速捕撈送檢(家畜疾 病防治(疫)所),由獸醫師診斷並開立處方,業者應依照處方採適當對策,遵 守動物用藥準則及水產動物用藥品使用規範,採用認證藥商販賣的規範藥 品,出售前應注意停藥期及採樣送檢,不可出售超過規定藥品界限的水產物, 保持及維護水產物的衛生及安全,增加國內及國際性的競爭力。
  • 強化溶氧補充系統(如水車系統或酌加空氣壓縮機打氣)以補充水中溶氧。
  • 適當應用益生菌或水質改良劑,以維護或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鰻魚抵抗力, 減少疾病發生率及其嚴重性,進一步減少或避免使用藥物,防止藥物濫用或 藥物殘留等不良現象。

(五)成鰻養殖管理

作好池塘整理工作,注水後管理好水質作好水色後,準備放養50尾/公斤中鰻,繼續進行養殖飼養,投餌量須配合池魚健康、攝食活力、氣候(氣溫、氣壓)變化、藻類水色變化及水質狀況等作適當調整,每日以投餵一次為原則,投餌量以不超過體重1.5%原則,飼料中酌量添加綜台維生素B群、魚油、免疫激活物質(如 glucan)等成長促進物質。養殖經3個月即可達到5-8尾/公斤之上市體型。至於超過5-8尾/公斤體型之鰻魚,投餌量以不超過體重之1% 原則。
    此期重要的工作摘要如下:
  • 注意控制及維護養殖池的水色及藻類,池水管理應避免藻類水色劇烈變化, 甚至突然大量死亡,維持池塘環境優良化及預防水質惡化。
  • 強化溶氧補充系統(如水車系統或酌加空氣壓縮機打氣)以補充水中溶氧。
  • 病害最嚴重時期,應特別注意養殖管理及病害防治。
  • 餵食人工配合飼料,宜添加優質魚油、綜合維生素B群及免疫激活物質(如 glucan)等,增進抵抗力及成長促進因子。
  • 適當應用益生菌或水質改良劑,以維護或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鰻魚扺抗力, 減少疾病發生率及其嚴重性,進一步減少或避免使用藥物,防止藥物濫用或 藥物殘留等不良現象。


http://www.tfrin.gov.tw/ct.asp?xItem=264077&ctNode=1225&mp=1



鱸鰻在幼鰻前期、中期成長速度較日本鰻、短鰭鰻慢,但後期則成長加速,最大體型均較前兩者為大。根據文獻指出,曾經捕獲的最大體長可達160 cm,重達30-50 kg。台灣民間認為鱸鰻可以滋養身體,因此身價高昂,過去雖被列為保育物種,但仍有私下的養殖、買賣以及消費,池邊售價1斤約1,000元。日本鰻的外銷價格以每公斤4-5尾者單價最高,超過者單價則反而下降;鱸鰻則恰巧相反,體型越大單價越高。鱸鰻養至2-3斤上市體型,一般需耗時2年以上,因此目前主要採分段養殖,以分擔風險,業者依自己專業能力從事鰻苗培育或成鰻養殖。
鰻魚養殖,可分成室外軟池、硬池及室內超集約養殖。80年代引進超集約循環養殖,雖曾盛行一時,養殖管理及活存率都相當成功,也達到省水的目的,但終究敵不過成本較高及鰻價低迷的衝擊,而紛紛停止營業。
一、鰻苗培育
養殖場的選擇:養鰻之前須選擇適宜地點,以免設置後發現各種困難無法解決,譬如:(1)要有豐富的水源 (由於鱸鰻較日本鰻不耐低溫,切勿選擇有大量低溫山水的地區);(2)水質不可含有過量的有毒物質;(3)為了以最自然有效方法治癒寄生蟲疾病,亦可選擇能取得海水的地方;(4)地勢方便注排水且不會淹水地區。
飼育管理:(1)鰻苗培育過程需不斷進行篩選,方可提高成長及活存率,為便於管理操作,每池面積不宜太大,長方型硬池面積不超過10坪,室內培養可採用水泥池或FRP桶皆可;(2)傳統的鰻線馴餌,大多使用經流水充分蓄養後之絲蚯蚓,但其很容易引入病源 (例如愛德華氏症),使用前最好經二氧化氯藥浴。目前已經有市售的人工膏狀飼料,可在飼育後1週完成大部分的馴餌,隨著攝食量的增加,逐次調增粉狀飼料或魚苗初期粒狀飼料;(3)傳統的日本鰻養殖,是放養後2個月開始篩選,然後每1個月或1個半月篩選1次。但也有資料顯示,在日本三重縣有業者,於鰻線放養後4個月內篩選次數達5-6次,獲得很高的成長及活存率;(4)鱸鰻的攝餌習性與日本鰻相似,但不能完全仿照日本鰻養殖的生活環境。南部有業者認為,必須在有水色的環境才能成功養殖。但也有在室內,採少量流水遮光的環境,成功培育的例子;(5)水溫的控制,根據筆者的經驗,屬熱帶性的鱸鰻,在低溫環境中很容易感染白點蟲,若沒有及時處理,死亡率相當高。室內培育水溫可控制在30-31℃,當體重達2 g以上時,則較不會受感染;(6)最好一次購足1池所需的鰻線放養量。即使不同批,時間上也不要相差太久,否則容易有馴餌上的困擾及體型參差過大。
二、成鰻養殖
鰻苗成長至100尾/kg時,可移至養成池,養成池概可分為硬池和軟池。硬池養殖,因池塘面積較小,操作容易,一般放養後1-2個月分養1次,初期放養密度約1-5萬/分地,隨著成長,逐漸降低密度,若希望養至3-5 kg/尾出售體型,則密度減至2,000-3,000尾。
飼料之投餵:目前市售之成鰻用飼料,可分為粉狀飼料及浮性粒狀飼料。(1)粉狀飼料:一般池鰻的攝餌率受氣候、水溫、水質、健康程度及體型大小 (幼鰻約5-10%、成鰻約1-3%) 等有所不同。粉狀飼料加水攪拌成團塊 (練餌),定時、定點、定量置於餌料籃內,每天的投餌量,以池鰻前1天之攝餌好壞來調整較為理想;(2)浮性粒狀飼料:浮性飼料是經高溫與高壓擠製成粒,一般投餵後能漂浮在水面超過30分鐘以上,其育成之成鰻體型差距較小,飼料散失較少,餌料效率比粉狀飼料高,但一般認為其肉質、風味及體色較差。浮料的投餵,宜在池邊設置投餌浮框,框邊至水面下30 cm處加裝細網片,防止鰻魚強食時,浮料隨風擴散至整個池面,而無法觀察池鰻攝餌情形及是否有殘餌。鱸鰻只要經一段時間的馴餌就可改變其攝餌的習性,並非傳聞其只喜歡粉狀飼料或活餌。
疾病防治:鱸鰻可長到比日本鰻、短鰭鰻大很多倍的體型,但不代表其在養殖過程不會發生疾病。目前發現鱸鰻亦出現很多發生於日本鰻的疾病,例如白點蟲、車輪蟲指環蟲、錨蟲症、赤鰭病 (產氣單胞菌)、水黴病等。養殖期間應隨時觀察池鰻的體表及活動情況,投餵時是最好的觀察時機。在水質沒有異常的狀況下,若攝餌量突然大降,則需詳細瞭解,若未見改善,且無法自行判定原因時,應盡早與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及各縣市家畜疾病防治所洽詢。
如果有培育鱸鰻苗意願,可親自到本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竹北試驗場參觀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泰和里111號)。


http://twaquaponics.blogspot.tw/2012/10/blog-post.html

養耕共生養殖魚體數量和放養密度

你想了解養耕共生系統中養殖魚的放養密度是如何定義的嗎?一開始我們體認到,最多的魚飼料是多少,然後如何從環境過濾魚固肥。通常更有效的過濾系統,就可以提高放養密度。這將導致二點不同的思考方式-介質床本身作為固肥的過濾系統或DWC所使用的過濾系統,這種過濾系統可以將固體肥料完全去除
University of the Virgin Islands 
今天DWC的養耕共生系統經由詹姆斯博士的團隊在UVI多年的研究已略有經驗。他們從水產養殖的觀點來看養耕共生,他們主要的問題是,多少魚體與植物的匹配才是具有生產力的組合呢?”因為UVI的重點是魚類系統的生產力,他們優先使用先進的過濾技術,從而建構整個系統。因此在養耕共生維護良好的DWC系統中每噸水可以養40~70公斤的魚體。
目前養耕共生系統已有DWC的完整解決方案,並以UVI的方式逐步建立自己DWC系統。其中他們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但是DWC往往是比較昂貴的方案,因為您需要額外的過濾系統是必備的基礎建設。此外,日常維護遠遠超過介質床的系統,因為這些過濾系統需要定期清理魚的固肥。實作中,DWC的系統供應商聲稱能夠在一噸水體養殖100公斤的魚體。雖然我很想親自檢驗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數據,在這種非常小水槽實際生產力的數據,至少承認,這是有可能做到的,就需要花費一點投資,及每天一點日常維護。(費用我們不翻譯了)
AquaBundance Modular
Bountiful Aquaponics System
 
另一方面,介質系統不須要額外的過濾系統。魚的固肥被送到介質床,它是由硝化菌和堆肥蟲的幫助(用以分解固肥從而增加植物的肥料)。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的平衡系統;放養密度的建議往往是較為保守的,每噸水體約20公斤的魚體
或許魚的產量較低,但是,建設經費並不高,空間需要也不大,同時也不用過濾系統(基本淨化缸就可以工作了),只需安裝一個魚缸,介質床,如果需要再加一個淨水缸就可以了。實作上,AquaBundance Modular AquaBundance 6床系統的總水體約800公升,種植面積約6平方公尺,但它僅需約4095美元。此外,由於細菌和堆肥蟲幫你做清理工作,日常維護降到平均每週30分鐘左右。這主要用於,餵魚,偶爾沖洗泵的入水口,及植物的調整等等。
我們簡單算個帳。假設時薪$20美?800公升的DWC系統在365天X每天一小時X時薪20美金/100公斤的魚約每公斤72美金相對於800公升介質床每年52週X時薪20美金/100公斤的產出,每年魚20公=50美金和附加的蔬菜。經濟上來看介質床的初始效益更高。此外,儘管介質床的系統可能比不上DWC系統的無法在生產效率,但是因為分解固肥的效率較高及介質床的結構支持,介質床可生產好肥作物如如蕃茄,辣椒,茄子,草莓,甜瓜,南瓜,(譯註:秋葵)等等,並因為介質床的緩衝如同固肥銀行,實際上,植物比較容易與水產渡過放養行為的波動。(譯註:因為介質床本身就是一個支撐介質床尤其適合大型草本植物)
當然決定權在你。如果你首重水產的最佳產量的,又不計較初期投資,那麼你應考慮DWC系統。但是,如果您正在嘗試尋找高效的水產養殖和蔬菜生產並盡可能以最低的日常維護和初始投資求得平衡,那麼你應該考慮介質床系統。如果你正在尋找今天在美國上市最好的養耕共生系統,請參考我們的AquaBundance養耕共生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