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陣列喇叭

http://wenku.baidu.com/view/d113b60fba1aa8114431d9cf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Line%20array/UK_02.html
S e r v i c e | R e v i e w | M u s i c W o w | C o n n e c t U s | H o m e

說說陣列 ( Line Array )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吳榮宗 主筆
垂直陣列喇叭是新的音箱製作?各位請別被誤導, Line Array 的觀念是很早很早就有了,而且這樣的
數學是從天文學計算星體來的,用在這物理聲學上,也不過是小小一段落的應用而已。上述的單一支 Line Array 所謂的聲音聽起來會像是 Telephone voice 的原因是因為垂直角度的窄小,
中高頻含蓋範圍在單一只時是窄小的,音箱體積也縮小,傳統大尺寸的單體受限,使得低頻延展設計
受到挑戰,而你此時的場地是大於它所能含蓋的範圍狀況下,聆聽者居於遠處位置然後又是偏軸心位置
聆聽,那麼會得不到有效聆聽音壓,因為射角窄,能量在一定的位置還是有很好的指向性,
就傳統號角而言,60 X 40 度的號角含蓋面在20公尺處可以很好聽的,即便是偏軸心些都沒關係。
100 X 7.5 度的號角就不一樣了,在20公尺處,其指向性還是很好,所以單一支這樣的號角,離開其
軸心處聆聽,是不會比 CD Hone 清楚的。燈下黑的情形會比傳統號角來得嚴重。

所以使用陣列喇叭數量要多,垂直含蓋角自然增寬,聲音才會自然。即便這遠處指向性還這麼好,
勝過傳統的能量放送,但是低音沒辦法配合,低音喇叭單元就算再怎麼先進,以波長與紙盆的特性還是
有一定的限度的,各位不難看出任何的廠家在陣列後期的發展上,都再度推出飛起來的低音喇叭,
然後每一支的價格都不便宜,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會慢慢的更新與成長的。

如果拿一支傳統喇叭與一支 Line Array 同一位置聆聽,當然是傳統喇叭好聽,就算陣列的音壓大於傳統,陣列絕對不會好聽的,那高密壓縮的聲音絕對令人生惡的,先前我們有提到 4 支以上的陣列組合就會得到理想的聲音指數,然而低頻方面的不足在任何一個牌子的陣列喇叭皆是一大技術問題,
從圖 1 - 1 可看出低頻 / 中低頻遠遠落後在高頻的音域,當足量的 Line Array 組合起來後,均勻的頻譜
就顯現出來,而且音壓龐大,足以運用,陣列的使用,還是要多支組合聲音才會接近正常的。
_

左方是 4 支陣列喇叭組合的音壓頻譜, 明顯的低頻落差.
右方是 12 支陣列喇叭組合的音壓頻譜整個頻域就均勻多了.

圖 1 - 1
同一規格當有了物理上的理想數據後,廠商將這多支的高 / 中 / 低音域的單體置入於一個密壓的音箱裡,要讓
這音頻的射程遠,又要平均,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也因此各設計者為了規避原始的準則,
往往就自創條例來讓系統順理,有的 Line Array,它的產品有區分長程的音箱、近程的音箱、正下方
(Down Fill) 的音箱,當喇叭吊起來,就有不同條件因素的單體特性、射角結構、阻抗匹配等問題,
最要提出的是它跳脫出陣列物理所必需遵守的同一硬體規格,一樣的也是成為以產品販售為目的,
然後在規格上的說明就糢糊掉了,後續的很多廠家開始就有不同的射角喇叭應用在不同的位置,
現在是只要是做喇叭的,一個陣列的組合是多樣化的,像這樣的改變原規自創數據的廠牌比比皆是!
也因此至今,若使用者擁有了一套陣列喇叭後,一整串的喇叭懸掉下來,將會有窄角度負責遠區的
放送,一般角度的負責中區,超寬角則是所謂的近面,或是稱為 Down-Fill,嚴格的說,那將會是有
三組喇叭集中在一串喇叭上,會不會干擾?答案是會的,最簡單解釋,當Horn 的角度有寬與窄之分時,那麼高頻經由振膜射出聲音來之後,喉管再短也是有距離時間差的,處理器與時間參數是很重要的設計工程,對於廠商,。這也就是先前寫的,為什麼每個廠家都有自己一套理論,真的都已經超脫對錯的境界了,我們必須要瞭解純陣列與假陣列特性的差別。
雖說一串橫向喇叭備有不同的射角,但是卻能滿足現場實際的應用,就這樣的組合雖未答陣列能量物理的標準,但都是已經優沃於早期傳統的喇叭的配置。

阻抗的事除了規格呎吋外,喇叭阻抗呢?為求單體音壓輸出大,你只要在音圈上的交流電器阻抗值減少,
這音圈的內阻值會影響擴大器的原內阻

( 8Ω ) 接近 0 的位置,這樣的動作會使用電流增加,能量增大近一倍 ( 理想的話 )。
例 : P( W ) = 電壓的平方 ÷ 阻抗
50 ╳ 50 ÷ 8 = 312 正常的喇叭阻抗與功率電壓的數據。
50╳ 50 ÷ 4 = 625 在 4Ω 阻抗下所得到的數據。
也因此模糊不清的數據,廠商糢糊這一規格已經是很成熟的事了,我們假設有一支喇叭輸出
130 dB / @ 1w / m 6Ω,而有一支喇叭輸出 128 dB / @ 1 w / m 8Ω,請問你會選擇那一支喇叭?
當阻抗低的時後,雖說輸出增大,不過息息相關的阻尼系數卻是影響到動態,尤其當系統是在
(in the hot ~ in the red) 的位置工作時,你才會發現聲音怎麼開始不自然了!對於阻抗的事,我們應該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工作在愈低的頻率,單體阻抗與功放愈匹配 ( 8Ω ) 是
愈理想的,因為一個低頻反應在放大電路上,工作電壓提供能量的電源部份必須立刻的產生很大能量給電路消耗使用,同時間即產生大量的消號電流。提早讓功放就置於接近短路位置 ( 由8往 0 的位限設計 ),聰明的廠家在高音上幾乎會去更動的,如 3、5、6 Ω 都有人設計,這是因為牽涉到振膜研發的廉價與昂貴,去改變高頻是因為阻尼反應在高頻上,一般功放比較不會那麼的吃力耗能,人耳也很難辨別出來,那麼低音上,廠家幾乎比較不去更動那 8Ω 的內組設計。


左方是 MARTIN W8L 陣列喇叭0 deg 到 40 deg 的頻率響應.
右方是某陣列喇叭的曲線.
圖 1 - 2
左方是 MARTIN W8L 陣列喇叭0 deg 到 40 deg 正軸到偏軸的聆聽量測的頻率響應,右方是某陣列喇叭
的曲線。( 右方的喇叭曲線紀錄,並不代表喇叭曲線反應是這樣,就不可聽不可用 )。
頻域等化曲線因軸心角度的漸偏而產生的大落差,它們的修正方法就是在處理器上做手腳,將過多的
或低陷的頻域補償或衰減。為了這樣的物理原則,修改某一頻域的等化增益,將使得被修正的頻點
提早到達功放的峰切,又因為這樣會使某一頻點沒有多餘的動態,設計者就必須遷就那一頻點的最高
動態值或是Limiter掉,或是適切修正更換單元條件,也因此各廠牌的喇叭處理器各式各樣,甚至是
固定式的電路,是不能調整的。每個商家,在音箱與單體組合上,都是花了很大的心血,當然也得到所要的目的,就是趨向自然,
這樣的做法可以給陣列喇叭的使用者很大的彈性操作空間,有的使用者會延用某些牌子的處理器,
如此,不會因為別的喇叭分音器而使等化曲線偏差太大。

房間色彩 ( Room Colors )( Room colouration )在浴室內唱歌時會得到一些泛音,你會覺得好聽,這種效應是因為浴室內水泥牆反射聲音與直接音
有時間差來產生此效應,這只是在一個浴室裡,room colors 會因為頻率出現的時間差,相位超前或
倒後時間,輸出能量不足,聲響環境條件因素等,皆會出現Room Colors 的現象,它並非不可聽,
而是你必須依這種效應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而去定奪。

另外有爭議性的話題是,有一些廠牌的喇叭在吊起來時,其高音設計位置是採對襯的,( 即外部是高音
或是低音 ),有的是單一方向的高音排列,在視覺上,人們會有認為高頻的放射將會偏向某一邊,
會的,當我們是在喇叭的正前面位置,是已經無法融合高中低音頻的聆聽位置時,你會辨別音域,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聆聽位置,切方塊的方式即是陣列喇叭的應用條件之一,但是當我們位在一個正常的聆聽位置時,音箱裡的單元已經融合各頻域的聆聽位置,人耳是無法辨別
喇叭裡高音位置從哪一邊來的,更何況喇叭是吊起來的一大串!有興趣不認同的人仕可以接受自我測定,我們把喇叭用紗布遮起來,也不告知喇叭廠牌,以免心理
主觀因素產生,如此能聽出高頻位置從音箱何處而來嗎?

喇叭產品一問世,在可用與不可用的界定全是後續人們自行詮釋的,在品頭論足的過程,喇叭還是在
販售,還是在出聲音著。傳統一台分音器輸出分頻點的訊號接給所有的擴大器,這是一般的系統建立方式,這一來就有潛在的
時間差在音場裡面,距離愈遠,頻率響應不均勻現象就愈明顯,投射遠處的喇叭功率全開,而近處的
功率也全開,若聆聽者恰巧位於這遠近區的臨界位置,他會聽到近區的喇叭打到地面再傳到耳朵的
音壓訊號,那因為遠區的喇叭聲音能量不及近區來得大聲,好啦!時間差就跑出來了,聆聽者聽到
兩個同樣內容的聲音了,時間距離的參數會影響這聆聽的清晰品質,修改這種問題就是採用多台的
分音器來伺服不同區域的喇叭,又因為各處理器上都有時間微調( Delay or phase ) 功能,讓我們調整
這臨界區段的時間點。同樣的使用一台分音器,然後去調整各區域擴大器的音量調整鈕,我們可以將喇叭幾個區塊交錯的
位置給予時間接近的調整,這樣的行為,可以讓一套系統運作得更正常,能量更優沃,音樂電平在
空氣中更清析。




0 deg 的陣列組合在聆聽者的區域會得到 Flown ah Ground Level.
圖 1 - 3
完整的陣列組合 ( about 12 ~ 16 ) 的好處及新特性就是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圖 1- 3 告訴你從地面堆砌
起來,由於同軸心呎吋,又每支音箱的垂直含蓋角小,大量的組合也等於一支喇叭的意義。所以反射音的時間距離都一樣,反而會增加能量輸出,尤其是低頻部份,有將近四倍的低頻這種能量
增加,我們稱它為 飄揚在地面的能量 ( Flown at Ground Level )。這四倍的低頻陣列能量組合是須要由
地面堆砌起來沒角度的,當喇叭有了角度,這樣的現象也會消失的。因此欲得到這個加總的低頻能量,
你需要足量的 Line Array 以及幾乎沒有角度的懸吊。你可以善用這一能量,一個長柱的陣列,直線的
聲波的投射,它會含蓋巨大的平坦觀眾區域,( 從軸心左右 90 度 ),後區觀眾得到的頻域一樣均勻。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line%20array/uk_01.html
S e r v i c e | R e v i e w | M u s i c W o w | C o n n e c t U s H o m e

說說陣列 ( Line Array ) ) 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吳榮宗 主筆
前言2003 年的 9 月份在歐洲英國有的一個當地專業器材展 PLASA SHOWProfessional Lighting and Sound Association 而這只是順道,主要是在同期間,英國 MARTIN AUDIO喇叭
公司展開連續三天的陣列喇叭技術課程教育,很榮幸藉由台笙公司呂勝雄先生的資源,我也受到邀請。
一連 9 天的英國行,並不是想像中的輕鬆優閒,其中三天的課程更不是想像中的簡單好混,這一趟
總結一些心得,以簡單易懂的結果來與各位分享陣列喇叭其中的基礎認知。

一般大家對陣列的觀點及問號,在這次教習裡全都有說明,課程的講師是世界有名的工程大師
Jim Cousins,在這次三天的課程裡,另人高興的是工程專業人員並不是在吹噓自己 ( MARTIN ) 產品
的好壞,而是解說陣列的原由,引導在座的學員去瞭解傳統喇叭與陣列音箱是怎麼個不一樣,
這就讓人有興趣聽下去,因為每一家廠牌都有自己的宣告規格,我們要聽誰的?
科技與潮流走到這個地步,多找、多查、多問、才會接近答案的,Jim 所講說的是 Line Array 的原理,
那這個方向就對了,這都是你我想知道的事,別管誰家的理論對否,或是自創規格的,從世界一窩子
的陣列喇叭,差不多其原理優與缺他都有提及到,從物理、空氣傳導、號角壓縮、溫濕度、風等問題,
全都說到了,在教授的過程裡 Jim 他認定大家是有一相當程度的瞭解來進行的。
_

左-吳榮宗
右-喇叭工程界的名人-Jim Cousins,
他也是L-Acoustic V-DOSC 喇叭的設計參與之一。
我們回到主題,基本上在陣列基礎裡,它必須
在垂直與水平一定的範圍內得到一個很高的能量
輸出。
所以水平 ( Horizontal ) 射角,即左右的
含蓋角很寬,而垂直 ( Vertical ) 角度,即上下
角度就沒那麼的
寬。如果各位有用過 / 看過所謂的柱型喇叭(column),在公共場合或教會場所等地方,全都會看到這種
音箱結構,小小長條型,喇叭等距排列,軸心
呎吋等距排列,聲音超大聲的,這就是原始的
陣列喇叭排列!
同款式型號上下左右加數量時,單體的間距都還是一樣的,數個 column 你將
它垂直或是水平的排列,
那將會得到物理上
所稱的兩倍增益,因此同規格的箱子你再加上
一支時,在一定的角度裡,它會在
基本的頻率
上有加倍的能量輸出,如此無論加多少支的
喇叭,它也算是一支喇叭的意思,這種設計的
概念就是切方塊的意思,無限加總也是一只
單元,當然數量愈多,音域涵含蓋範圍就愈
平均。

Column


等距的軸心


等距的軸心陣列架構
這樣的小結構應用在公共工程 ( Public Address ) 上,是非常的適用與成熟,然而就大型的現場聲音增援
系統而言,這些小型元件就嫌不足,所以將這樣的物理特性發展成為大型喇叭系統,從 L – Acoustic
公司的 VDOSC 早在 199X 年至今,所謂的線陣喇叭已經是趨近成熟的產品了。不過一樣的結論是新
的線陣觀念應用,對於原有的傳統喇叭設計是不會被取代掉的。
我們翻翻各廠牌的大小陣列喇叭數據,音壓大都超過 100 dB@ 1w / m 以上,這是一定的,因為一個
音箱裡,就早期不過是單一個高音、中音、低音的喇叭元件,現在幾乎是雙元件組合,高密壓縮,
另外後級也用得多,音壓能量產生自然都會比以前提升不少。
_

BOSE III 觀看其單體的排列
陣列的特性並不一定喇叭箱子是橫式的,在一只箱子內
組合一些單體軸心等距時,
即有此潛在物理特性產生,
簡單的例子,Bose 802 單體的排列法,MARTIN WCT / CM
都算是陣列的
一種,只是加總能量的多寡,再精闢的說,
你心坎裡想問的 plus 6 dB 的增益有嗎?答案是有的,
以人們所能辨別的頻率 
20 Hz ~ 20 KHz,這種結構是能
達到的,總括 Line Array 系統,在某些頻率範圍倍數量
增加時,
數據大至上是這樣的 :

MARTIN WCT / CM 陣列架構
假如 @ 1w / m,的 SPL2 x Line Array approximate = 120 dB ( 持續音壓 ), 126 dB
( 峰值音壓 ),
4 x Line Array approximate = 125 dB ( 持續音壓 ), 131 dB
( 峰值音壓 ),
8 x Line Array approximate = 129 dB ( 持續音壓 ), 135 dB
( 峰值音壓 ),
數量一直加總上去,就必須要會有那樣子的音壓結果,當然在
設計的開頭,一只音箱裡先行增加
發音元件,再來是高衝程、
耐高壓的音圈與紙盆結構,這等於是從頭到腳所有的元件全都
要改變。
也因此陣列喇叭價格遲遲不降。
_
風向、濕度等,你才能得到物理計算的理想數值,如同 column 的擺法,陣列的特性才會產生,而且
在近面距離的區域,因距離的能量損耗不會是 6 dB,大約會是 3 ~ 4 dB 而已。
還有,這 6 dB 增益,3 dB 距離損耗的神話並不是全頻 ( 20 Hz ~ 20 KHz ),每一家的喇叭的特性皆
不同,吊到高處後每支喇叭與喇叭之間的角度又要偷一點,你才能含蓋全場,那樣是更不
會到達所謂
6 dB 的增益的,我們用數學來解讀這物理,也當然是理想的條件下去擬算這電氣物理。
請各位看一下 Jim 所提供的數學,
_
距離的轉變 = 喇叭數量 x 任一可聽頻率 / 聲音的速度頻率我們以 1 Khz 代入,喇叭數量一支,
音速 330 公尺,
老樣子,計算機拿出來,鍵入 1
鍵入 ╳ 號 
鍵入 100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1000
按下 ÷ 號
鍵入 33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3 . 03 公尺
我們假設這 1KHz 在這 3 公尺的距離是 100 dB,然後依照舊例,喇叭數量增加一倍時音壓增加
3 dB,現在我們再加上一支喇叭看看是否正確,
_


依圖示說明傳統喇叭單一支的音壓 / 距離解說
鍵入 2鍵入 ╳ 號 
鍵入 100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2000
按下 ÷ 號
鍵入 33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6.06 公尺
_


依圖示說明傳統喇叭兩支的音壓 / 距離解說
現在我們來瞭解他們所提供陣列的聲學物理數學 :距離的轉變 = 喇叭數量的平方 ╳ 任一可聽頻率 / 2 ╳ 聲音的速度
另外陣列的特性是不能單一支使用,單一支陣列喇叭是無法產生能量倍增的物理特性,
所以基本最少就是兩支是增加角度,三只以後才有加能的現像產生。
我們來試算一下。

鍵入 2
鍵入 ╳ 號
鍵入 2 ( 2 的平方 )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4
鍵入 ╳ 號
鍵入 100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4000
按下 ÷ 號
鍵入 660 ( 就是 2 ╳ 330 的答案 )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6.06 公尺
_


依圖示說明 Line Array 兩支的音壓 / 距離解說
這麼一來 1 KHz 在 3 公尺的位置是 103 dB,而 6 公尺的位置是 100 dB,同樣的,我們現在加上一倍喇叭來計算看看,
鍵入 4
鍵入 ╳ 號 
鍵入 4 ( 4 的平方 )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16
鍵入 ╳ 號 
鍵入 100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16000
按下 ÷ 號
鍵入 660 ( 就是 2 ╳ 330 的答案 )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24 . 24 公尺


依圖示說明 Line Array 四支的音壓 / 距離解說
這個數學公式說明了陣列的物理變化,1 KHz 在 24 公尺的位置是 100 dB,那麼在 3 公尺的位置就
擁有 109 dB,四支喇叭而已,現在我們拿回上面舊公式來算一下傳統喇叭須要多少支
才能在 3 公尺的
位置擁有 109 dB,
鍵入 8
鍵入 ╳ 號 
鍵入 100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8000
按下 ÷ 號
鍵入 330
按下等於鍵,答案是
24 . 24 公尺
這個差異結果已經計算出來了,傳統喇叭須要 8 支才能在 24 公尺的位置擁有 100 dB,那在 3 公尺的
位置才能擁有
 109 dB,我們要讓陣列喇叭真正發揮功能的話,在飛上去懸吊的下限就是 4 支同規格的陣列喇叭,而且這樣的組合必須是沒有角度的才能有加6現現象產生。一般人看了單一支音箱的規格音壓數據都大於傳統的音箱,以為一支 Array 喇叭就抵數支傳統音箱,
事實並不是如此,如果是少量使用陣列喇叭時,即便你增加低頻音箱 ( Sub low ),以現場單一支的
喇叭
的聲音將會像是 Telephone voice 因為垂直角度的窄小使得低頻受限,如同鐵喇叭配
超低音,形成不自然
的音場,若要讓一支聲音有那麼均勻的頻寬,那麼就必須再次的犧牲垂直的角度,陣列發展現今,
已經有兩支的組合而且是小型的假性陣列喇叭,每單一只15度,兩只組合之後形成30度來滿足一般
現場通俗的應用,然後還可以插架子,JBL VRX,MARTIN 就已經朝這
方面開發了,未來陣列喇叭
化整為零,可以拆開插架子的研發一定會是雨後春筍的。
未完…………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Line%20array/UK_03.html

S e r v i c e | R e v i e w | M u s i c W o w | C o n n e c t U s H o m e

說說陣列 ( Line Array ) 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吳榮宗 主筆
前面文章關於陣列喇叭的導述,現在大家已經有一些基本的認識了,而在懸吊方面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就是各喇叭之間的角度要求仔細,所以沒有所謂大概的值,而是確定的數據。這些調整都就緒後,剩下就看喇叭本身的能耐了,各廠家為了使用的安全、確定等條件下,差不多都有提供一個簡單的軟體來做設定,像現在的電子分音器一樣,早早就利用 Netwok 遙控硬體了,另外類似這種吊點 / 角度設定軟體,我們評估後,再發展下去,未來一定會直接結合硬體遙控角度的。關於喇叭軟體的懸吊投射擬算,圖 1 - 1 是 MARTIN 所提供的 Viewpoint 軟體,其他廠家的內容也 80 % 相似,沒有什麼秘密的各位,比一個小畫家軟體還簡單。在這裡使用MARTIN的軟體來做為例子的原因是他們出品的比較早,也比較
成熟些,就一般軟體介面而言。
利用這樣的引述,讓我們可以瞭解到一般在喇叭軟體的擬算上,大半會提供哪些方面的資訊,瞭解了
這個原則,當我們在接觸任何一套產品的附屬軟體,就會有一個基礎的認知。
_


這是 MARTIN Biewpoint 的軟體一纜,
現在是在 Array 的頁面
圖 1 - 1


現在是在 Venue 的頁面
事先觀察角度及 Bumper 的懸掛重心
圖 1 - 2
同樣的 Viewpoint 提供了一般電腦操作應有的基本功能,Print & setup、Save、Load、Processor 等,然後可以自動提供參數,及人為調整、安全警告建議跳出視窗等,各家的喇叭,買下來都須耗掉上千萬
台幣,附帶一個簡單容易操作的軟體,未來的操作將會是直接即時運算以及提供資訊參考。
基本上,開啟軟體後,將我們所使用的喇叭使用型號、數量填上,按下上方的 Array 產生鍵,就會得到圖 1 - 1 的樣子。使用軟體的順序沒有硬性規定,也可直接按下 Array 的按鍵然後再來輸入相關的數據也可以。按下 Venue 鍵可近觀懸掛的圖形與吊框角度。在 Array 的頁面上,你可調整吊框、鍊條長度、Down Fill 的含蓋面、column 的高度、每支喇叭的角度位置、設定前、中、後區域的喇叭位置,雷射測距導引、看台的高 / 長度設定之類的功能全都有了,這樣子的先前作業可以很快的知道在現場如何的懸吊,角度一支一支的調整好再逐步上揚,縮短了
前使用大概的預期心理作業情形。


這是 Array 頁面下方的主要設定版面.
圖 1 - 5

圖 1 - 7

圖 1 - 8

圖 1 - 6
圖 1 – 6 是在調整陣列的高度,鍊條長度,近面含蓋角,吊框的角度起始點等所有的數據。圖 1 – 7
是在調整陣列內的每支喇叭角度,當我們先行使用 AUTO 來設定完畢後,
將設定的模式改成 Manual
後即可再次自行更改每一支喇叭含蓋角,而且所修正的數據在 
Venue 的頁面上也看得到更改,
圖 1 – 8 是在配置陣列的款式、數量,堆砌或是飛起來,如果有買那麼多型號產品的話,
這裡是
調整喇叭的數量。
_

這裡是調整前,中,後區域的距離,喇叭含蓋數量 的位置
場內若有看台,則可以健入呎吋高度

圖 1 - 9
圖 1-9 是前、中、後區域的距離,喇叭含蓋數量
的位置場內若有看台,則可以健入呎吋高度。
另外跳出視窗有幾個警告提醒的訊息供使用者
修正,其中包括重量承載、角度極限、音壓不
足、
過低、過高、嚴重錯誤等通知,非常的
好用。我們將這幾個訊息貼上來供各位參考。
_

圖 2 - 2 機械安全警告

圖 2 - 1 過低

圖 2 - 4 嚴重的錯誤

圖 2 - 3 過高

圖 2 - 5 錢太少了 ! 哈哈
喇叭數量的多與寡是決定現場音壓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使用陣列或傳統喇叭,這三天的教授裡,得到
前所未有的充實感,現在將陣列的認知分享給各位,在這
幾年裡,適時的修改內容,把新的問題與
發現呈現出來,最後僅剩下孫中山的
問題,那是我無法幫各位解決的。
投資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認識了陣列後還有大自然的問題、低頻音域的組合、舞台前裙音場、中間
聲道、角度損耗等等,


吳榮宗的尖酸話
關於陣列的物理基礎認知我想先簡述到此,在這三篇簡介文章裡,敝人我有些話必須說明的是,
台灣租賃市場的混亂,投資上仟萬的高單價進口器材,換回幾萬塊的租賃費用,更詳細說,入不敷出,
歌友會演唱會混為一談,
園遊會變成世紀性的活動,價格比爛的!最高檔的設備發出最昂貴的 Buzz 聲..彼此又不團結,惡質的交易在圈內不斷的產生,器材還沒出門就已經先知道掛場了,投機、仿貌、自然會取代專業,三代吧!過了這三代看看人文是否有提升,新一代的青年學子,做到或沾到某
指標的活動,就氣燄高漲不可一世,從不會想想自己的層面是在什麼地方,這圈內再沒有純真
的專業
導向出現話,台灣的這一行將淪落外來和尚敲本地鐘!
當你的手指推動著調音台的推桿時,你是憑著關係還是實力站在 panel 前的?期待有一天不分你我,
真正專業站出來,合力演出一場超專業的工程耀揚國際!

感慨的 9 月份 soddy...........
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