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生長素只長高細胞分裂素是長側芽六大激素


近段時間,秋茬黃瓜逐漸進入結瓜期,然而很多菜農發現,棚里剛剛開始坐瓜的黃瓜棵子,很多卻沒了頭,生長點無故消失,不知道咋回事。據了解,棚里每行少則一兩棵,多則六七棵,嚴重影響了黃瓜的正常生長,很多菜農遇到後無從下手,拔掉沒法補苗,留著很長時間長不出頭來。


剛開始坐瓜,部分植株就出現生長點消失症狀。
今年秋茬黃瓜無頭現象發生很多,尤以結瓜前後發生為多。黃瓜無頭的原因在哪裡,出現後應該如何應對呢?
初瓜期無頭 原因在哪裡?
黃瓜結瓜初期無頭,菜農首先想到的就是苗子是否有問題。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黃瓜幼苗期花芽分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分化早,從黃瓜第一片真葉展開,生長點已分化到10節左右,但花芽性型未定。菜農從育苗場購買的苗子,絕大多數都是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送來的。也就是說,黃瓜10片葉之前出現的無頭現象,是有可能與苗期管理有關的。一般來說,苗期使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藥劑容易出現藥害,使用控旺激素過量,都可能影響生長點發育。
當然,苗子本身的問題畢竟是少數,黃瓜苗子生長速度快,嫁接後一周左右就開始發苗,病害發生較少,藥劑噴洒不多,控旺激素使用也較少,因為藥害或者控旺激素導致黃瓜無頭的可能性較小。更大的可能是苗子定植後棚內土壤問題造成黃瓜生長發育不正常。當前,高溫悶棚已經成為棚室蔬菜生產的常規措施,尤其是在根部病害和根結線蟲嚴重的地方,還要搭配藥劑熏棚,以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線蟲數量,改善土壤條件,為下茬蔬菜生長打好基礎。然而,不管是高溫悶棚還是藥劑熏棚,都是滅生性的手段,處理過后土壤中不管是有害微生物、雜草種子、害蟲,還是有益菌,都被統統殺滅,土壤成了「死地」。
底肥大量使用有機肥是改良土壤、提升蔬菜產量的重要舉措,尤其是黃瓜產區,有機肥用量都很大。當前,底肥使用最多的是禽畜糞肥,尤其是雞鴨糞和豬糞,使用最為普遍。這些糞肥的養分特點,就是氮磷高,鉀肥低。而糞肥中的氮素,雞鴨等禽類主要為尿酸,豬等畜類主要為尿素,需要先分解轉化為銨態氮,然後由硝化細菌將其轉化為硝態氮,才能大量被蔬菜吸收利用。
若土壤中缺乏微生物,銨態氮轉化為硝態氮的過程就可能被打斷,使得土壤中銨態氮含量過高。茄果類、瓜類等蔬菜作物,對鉀肥、鈣肥等正離子肥料的需求量巨大,對負離子的磷肥需求量卻較小,容易出現失衡,這時就需要氮肥來調整,這也是蔬菜吸收硝態氮為主的主要原因。銨態氮含量過高,容易影響鉀、鈣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蔬菜吸收困難。植株缺鈣缺硼時,就容易出現生長點腐爛甚至消失的問題。
除此之外,土壤溫度過高或過低、土壤鹽漬化加重、肥料配比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蔬菜缺素,誘發諸多問題。
減少無頭現象 管理上注意啥
要減少黃瓜前期無頭現象,要從定植開始,做好水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從前期做好無頭現象的預防。建議菜農採取以下措施:一是早悶棚熏棚,結束後全面補充生物菌肥,恢復土壤生態平衡。僅僅高溫悶棚的大棚,結束後可以立即補充生物菌肥,然後整地澆水,重建土壤生態。藥劑熏棚的,則應該在熏棚結束後半月以上,待有害物質全部揮發逸散後,再補充生物菌肥,確保有益微生物存活並繁殖。二是做好苗子定植管理。苗子接受後若不立即定植,應該立即噴洒海藻酸、全營養葉面肥、廣譜性殺菌劑,補充營養,預防病害。定植時,可以用甲殼素或海藻酸、激抗菌968蘸根寶、中微量元素肥料等蘸根,促進根系再生,補充養分。三是定植後,緩苗水開始可以沖施石原金牛懸浮鈣、腐殖酸或者生物菌肥,補充鈣肥,提高植株抗逆性,減少缺鈣等造成的無頭現象。
一旦發現黃瓜出現無頭症狀,菜農應立即採取措施,促進側芽萌發,讓植株儘快恢復生長。前期黃瓜植株出現無頭症狀後,側芽萌發較慢,這與植株頂端優勢有關。研究顯示,植株生長點能夠形成大量的生長素(吲哚乙酸),生長素從生長點向下極性運輸,使得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抑制了側芽的萌發和生長,這就是植物的頂端優勢。黃瓜植株生長點消失後,頂端優勢被打破,側芽的抑制狀態消除,側芽開始大量萌發生長。需要注意的是,植株生長點剛剛消失時,頂端分生組織仍能產生一定的生長素,建議菜農發現生長點消失後立即摘除頂端組織,減少生長素形成,促進植株儘快萌發側芽。此外,適當的激素處理,也能影響側芽的萌發速度。據研究,側芽的萌發受多種激素共同調控,其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例起到了關鍵作用,比例高時側芽萌發慢,比例低時側芽萌發快。因此,在發現黃瓜出現無頭苗後,可以定點噴洒細胞分裂素,人為提升細胞分裂素含量,降低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例,從而促進側芽快速萌發。

https://kknews.cc/science/pezez68.html
激素,一個難聽的名字。但是它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是天然存在。人體內的性激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之類的,都是激素。激素沒有不行,也不可過量。上世紀1901年,到1980年。植物體內存在的幾大內源激素,分別被發現出來。他們分別是:乙烯、生長素(吲哚乙酸類)、細胞分裂素類、赤黴素類、脫落酸。另外的激素還有芸苔素內酯、茉莉酸等少量分布的激素。
這五個內源激素廣泛分布在地球各種植物各個生命周期,分別引導作物萌芽、生根、花芽分化、生長、開花、膨果等各個生長時期。如果沒有激素,就沒有植物的任何行為。他們5個,都是植物生長促進劑。
它們的分工是這樣的:
1、乙烯
乙烯就是催熟劑。任何形式的催熟劑(包括果實腐爛、蟲子蛀咬引起的催熟)都是因為產生了乙烯。在乙烯的引導下,果實顏色變紅(催紅劑)、變軟、各類物質轉化為葡糖糖等直接能源物質(變甜)。這個就是乙烯的主要作用(其它的應用較少,如殺雄、控旺等等)。乙烯是植物生長促進劑。
2、生長素
生長素激勵很複雜。一般而言,就是指通過什麼質子泵機理軟化植物細胞壁。使細胞壁能夠從小變大。其它的促進花芽分化等等小功能就不說了。是植物生長發育的生長促進劑。
3、赤黴素
赤黴素能增加生長素的前體化合物,軟化細胞壁。也是生長促進劑。其他的有保花保果等功能。和生長素類不同的是,在促進花芽分化時,赤黴素偏向於雌花變成雄花。而生長素類偏向於雄變雌。
4、細胞分裂素
和生長素相輔相成。這個傢伙作用於細胞分裂過程,讓一個細胞變成兩個。一大變二小、兩小變兩大。這個就是植物的生長過程。假如在果實上塗抹細胞分裂素,就會讓果實加速分裂,爭奪營養,膨大果實。這個就是傳說中的膨大素。
5、脫落酸
脫落酸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是促進黃葉、落葉的傢伙。實際上,這個傢伙是否黃葉、落葉真不清楚。實際生產上,脫落酸又叫做誘抗素,廣泛用於誘導花芽分化、抗逆、生根等過程。也是一個植物生長促進劑。
現在清楚了,所謂植物激素,就是植物體內本身有的東東。沒有它還不行。使用植物激素可以促進光合作用,抗病抗逆,引導養分定向流動,改變植物發育方向,得到人類想要的東西。比如說,想要蒜薹,正確使用激素,就是大蒜抽薹劑。想不要韭薹,就抑制韭菜抽薹。想要果實,就抑制枝幹徒長,想要大米,就促進灌漿。
現在說完了第一步:實際上人們直接使用這五種激素的情況是非常少的。人們使用的是另外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什麼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呢?假如說植物激素是被發現的,那麼植物生長調節劑就是被發明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類激素,比如說吲哚丁酸、萘乙酸就是吲哚乙酸(生長素)的類似物;氯吡脲(CPPU,據說就是這次西瓜爆炸的元兇)是細胞分裂素的類似物。等等。
第二種是激素調節劑。比如說上面說了有5種激素。都是促進劑。那麼怎麼聽說還有延緩劑和抑制劑呢?舉個例子,想降低植物生長速度,怎麼辦?促進是噴生長素或者類似物,那麼如何降低這個速度呢?這是就有了延緩劑。延緩劑如:多效唑、烯效唑、比久等等。他可以抑制赤黴素的合成,從而就達到了控旺的作用。抽薹劑實際上屬於延緩劑(矮壯素)。再比如說乙烯利(可分解出乙烯),也能夠抑制赤黴素的合成,它也可以在韭菜或者玉米上作為控旺劑。控旺是為了抗倒伏,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增產的。
第三種就是其它的東西。比如說復硝酚鈉。復硝酚鈉既不是激素類似物,也不是激素調節劑。但是它能夠加速細胞體內原生質流動速度,加速新陳代謝。這也是一種調節劑了吧。
所以說,人們常常說的「激素」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那麼,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害嗎?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1、使用膨大素的黃瓜(頂花帶刺)、西紅柿、西瓜;催熟的香蕉、蘋果、桃子敢不敢吃?
答、敢吃。這樣的膨大素大部分是這樣的成分:氯吡脲成分,萘乙酸+復硝酚鈉成分,胺鮮脂DA-6成分等等。這些調節劑被證明為無毒或者毒性不大。使用後無急性毒性,也無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表現為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等)。香蕉催熟劑使用的是乙烯利。靠分解出來的乙烯起作用。乙烯利本身對人有一定害處,但是乙烯利易分解。噴洒乙烯利的香蕉或者蘋果不會有危害。但是不是所有的都敢吃。比如:這次黃瓜頂花帶刺的主謀,如果是氯吡脲,就很安全。可惜農民用的是雌激素。這就不對了。為什麼不用氯吡脲呢?噻苯隆、赤黴素之類的也是很好的選擇啊。
2、膨大的動力來源於哪裡?
答、太陽。還是太陽。舉例子,如果使用全株噴霧的膨果劑,其原理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因此營養多了。使用浸果的膨果素。原理是果實爭奪養分的能力變強。舉兩個反例。一顆黃瓜秧子,只能同時處理三個瓜(可防止生理性化瓜、瓜條長得快、長的直);如果多了,還是長不起來。因為光合作用速率在那裡擺著呢。所以說,激素並沒有創造膨大,膨大仍然來源於光合作用。第二個反例,在同一個秧上結兩個甜瓜,用氯吡脲處理其中一個,會長的很快。但是另外一個可能會生長停滯。這說明膨大的動力來自於爭奪營養。
除了太陽,還有水。很多膨果劑、根莖膨大劑。除了增產外,造成水分增加。看起來也是膨果。
3、膨果沒有副作用嗎?
答、有,副作用有三種可能。1、脫肥;2、炸裂;3、空心、苦瓜、麵包果。
脫肥。使用激素後,植物生長加快。如果水肥不足,可能加速植株老化,因其早衰。所以,調節劑一定要配合肥水使用。現在很多小作坊,出葉面肥、沖施肥只放調節劑不放肥料。這是真正的不道德。
炸裂。以使用氯吡脲為例。氯吡脲傳導性不佳,塗抹浸蘸到得區域容易發育快,其他地方慢。因此引起畸形瓜果。另外,如西瓜、甜瓜、葡萄使用後,可造成瓜皮、果柄變硬的現象。瓜皮變硬後,大量澆水,會炸裂。果柄變硬後易掉粒。
空心、苦、麵包果。這些都是使用不當造成的。苦,實際上是甜。甜瓜用氯吡脲處理,前期十分苦。但是後來就會變甜。空心是因為表皮生長過快,內部跟不上。麵包果指生長停滯。
4、調節劑能不能增產?
答、增產靠的是陽光、肥料(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是調節劑有非常明顯的增產作用。他的增產機理有三個:增強光合作用速率,促進肥水吸收,調節養分定向分配(防止浪費)。
5、調節劑都是好的還是都是壞的?
答、調節劑有好有壞。調節劑的發展在於找到好的,摒棄壞的。如,花生控旺下針劑,以前使用比久,效果十分好。但是比久有致癌作用,殘留很大。現在叫停了。多效唑控旺效果同樣很好,而且不致癌。就可以推廣。但是多效唑殘留影響下茬,還易早衰落葉。所以就開發新的控旺劑,或者混用劑。
氯吡脲作為安全的膨果素,效果突出見效快。但是有上述的很多壞處。就根據應用作物改良技術,或者開發其他的代替它。
萘乙酸系列的保花保果膨果劑效果好,安全。但是純度低造成藥害。所以提純高純度萘乙酸,並且鈉化。就是市場指向。
關於調節劑,市場一直在選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一直在把關。能通過的一定是對人安全的。但是要正確使用才能對作物安全。
6、調節劑都有什麼?
植物激素升級為植物生長調劑,由單純的植物生長促進劑進化為植物生長促進劑、植物生長延緩劑、植物生長抑制劑。世界上普遍應用的大概有四十餘種。植物生長促進劑就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化學物質。植物生長延緩劑就是延緩植物生長發育,但是只降低速度。不會增加或者減少任何一個環節。植物生長抑制劑就是抑制植物生長,比如說用點青鮮素,土豆儲藏不會發芽。仲丁靈防止菸草腋芽生長等等。
後兩者的一個區別在於,延緩劑能夠使用對應的促進劑接觸抑制作用。而抑制劑不能被解除。抑制劑有好些都是除草劑。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pezez6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