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屋水處理池瀑氣量計算衍生養殖魚池需氣量計算

曝气量的计算方式,哪种更科学合理?  

2010-09-06 10:54:43|  分类: 职业|举报|字号 订阅

曝气量的计算

曝气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我试着按各种方法算了一次,发现差异较大,现发上来,请大家评评,用哪种方法较准确.
参数:    水量:46吨/小时,  COD:1200mg/l,  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

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
接触氧化池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
活性污泥池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
调节池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
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

方法二: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O2计算
每小时BOD去除量为0.6kg/m3×1100m3/d÷24=27.5kgBOD/h
需氧气:27.5×1.5=41.25kgO2
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空气,
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空气=177.04 kg空气
空气的密度为1.293 kg/m3
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
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20%,
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 m3÷0.2=684.6m3=11.41m3/min

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
曝气强度一般为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15 m3/ m2h
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
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
调节池曝气强度为3m3/ m2h,面积为120 m2则空气量为3×120=360 m3/h=6m3/min
总共需要37.35 m3/min

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
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350只,需气量为3 m3/h只,
则共需空气350×3=1050 m3/h=17.5 m3/min
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6 m3/min,
共需空气:23.5 m3/min
----------------------------------------------------
我认为最好最合理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去除BOD来计算,再结合曝气头数来校核比较合理,汽水比能根据这样算吗?
-----------------------------------------------------
曝气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我试着按各种方法算了一次,发现差异较大,现发上来,请大家评评,用哪种方法较准确.
参数: 水量:46吨/小时, COD:1200mg/l, 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

根据我的实践经验,简单地回答楼主:
1、关于汽水比,毫无理论依据,纯粹是边干边摸索的经验之谈。
2、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纯氧来计算,氧利用率应该取12%较合理,这样还可有上下浮动的余量。过分依赖、相信高氧利用率,肯定会上当、吃药。要问为什么?来电告知。
3、曝气强度一般为6-8 m3/ m2h,通常每平米的池容设2只曝气头或2米曝气管,而单只曝气头或单米曝气管的有效负荷取3-4m3/m2h,这样可有一定的气量调节范围。如果曝气强度为15 m3/ m2h ,请问除了类似旋混式曝气头,还有那一个曝气头能承受的了那么大的气量负荷,到那时根本谈不上氧利用率了。
4、在没有相关参数的情况下,曝气头数量根据什么来决定的?恐怕是拍脑袋拍出来,瞎猜猜的。
-----------------------------------------------------------------------
氧转移效率在20%,这个在实际中是绝对不可行的,在实验室里可以想象一下吧,按照12%~13%是比较合理的,另外泥法的转移效率我认为更低,控制在7%~8%较为合理
------------------------------------------------------------------------
同意按照BOD的方法计算,考虑氧的利用效率等,汽水比我感觉是外行冒充内行提问时用的。
-----------------------------------------------------------------------
我以为,如果不考虑脱氮,上面的几种方法大概还会有很多人用;现在,恐怕有时连校核都很少有人用了......

3楼朋友说的"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纯氧来计算,氧利用率应该取12%较合理",很是不懂,能否说来参考参考?
------------------------------------------------------------------------
根据气水比进行计算,是一种较快的经验算法,是从BOD耗氧计算法过来的。
BOD耗氧计算法是一种理论计算,与实际耗氧有一定差异,氧转移率取20%肯定不宜的,建议取8-12%。
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容易取值偏大,需要校核的。
综而观之,倒是气水比计算法为中,大家的意见呢。
------------------------------------------------------------------------
以下是引用glb20052005在2007-11-27 14:02:50.0发表的内容:
根据气水比进行计算,是一种较快的经验算法,是从BOD耗氧计算法过来的。
BOD耗氧计算法是一种理论计算,与实际耗氧有一定差异,氧转移率取20%肯定不宜的,建议取8-12%。
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容易取值偏大,需要校核的。
综而观之,倒是气水比计算法为中,大家的意见呢。
不懂啦!7楼的:既然用气水比进行计算,是一种较快的经验算法,是从BOD耗氧计算法过来的。那又为什么说:BOD耗氧计算法是一种理论计算,与实际耗氧有一定差异。最后又得出结论:倒是气水比计算法为中。挺会忽悠的吗!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BOD耗氧计算法是一种根据经验得出来的理论计算,与实际耗氧有一定差异,氧转移率取20%肯定不宜的,建议取8-12%。
‘气水比’一词是根据不同的污水情况,经过计算或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性的东西。不可拿来乱用、乱套。
记住!不同的污水有不同的‘气水比’。
乱用‘气水比’一词,那正如5楼说的那样“汽水比我感觉是外行冒充内行提问时用的”,忽悠人的。
6楼的!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氧利用率应该取12%较合理,这样还可有上下浮动的余量”你怎么会不明白??????
------------------------------------------------------------------------
同意3楼林先生的意见,我们现在也是按这种方法进行的设计.有机会多多合作,交流.
-------------------------------------------------------------------------
大部分同意就是按面积算应该有误,没那么大,微孔曝气应该在5-7。5m3/m2.h之间,穿孔管才那么大
---------------------------------------------------------------------------
此贴讨论的比较专业,一看就是本行的兄弟.
计算曝气量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传统的方法,各种资料上都有,但是一般都是对活性污泥法来计算,目前对接触氧化法还没有一套可行的理论公式来计算,特别是工业废这一块.
第二种是根据去除BOD的量来计算,
第三种是气水比.
楼主说的第四种安曝气头来计算,这种方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曝气头来反算曝气量,差值太大,曝气设备只能够作为核校最好按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的曝气量,
------------------------------------------------------------------------------
正确的、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不同的污水,套用处理类似污水取得的实际经验或实验室小试、中试计算得出的数据,设计出总的风量再除以选定的单个曝气器额定负荷,得到曝气器的数量,然后按曝气池平面形状,将这些曝气器在池底纵横均匀布置便可。
-----------------------------------------------------------------------------------
我平时都按第二种方法。只是氧利用率为10%左右。别相信生产厂家说的氧利用率
------------------------------------------------------------------------------------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