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底泥之組成與藻相關係

http://www.taifer.com.tw/taifer/tf/052002/29.html
底泥之組成與藻相關係
■ 廠務處/邱仕彰

養殖池的生態環境簡介
養殖池是屬於很特殊的生態環境,與一般水域生態系不同,在於他屬於一種非常人工化的生態環境。與一般水域生態系相比,有以下特性:

1.能改變這生態系統的變因太多
2.系統內生物種類很少
3.系統可塑性高
4.系統內自我調節能力很差
5.易呈現快速的動態變化
6.系統內的背景條件之間差異很大。



蚊港試驗對照組,藍綠藻為主水色深綠,鰻魚易
生病。
在系統內的能量流動、生物相的變化、魚蝦的生產力都很容易受到人類的養殖技術、管理方式所影響,並以人工方式能獲得希望中的最高產量。也正因為如此,這種特殊的生態系統才能創造出高生產力的現象,即使以荒廢的養殖池,其次級生產力就高於日本的高生產力的瀨戶內海,因此對於養殖系統的生態系的看法,是與一般自然生態系統要有所區別。但是這高產不代表高效率,以蝦子養殖來說,其蛋白質近乎80%流失到水中,而室外高密度魚類養殖池,其能量轉換效率也僅有5~15%而已。如何提高養殖轉換效率,水資源活化再利用,那是未來必須思考的議題,今天不在此說明。

以養殖池的能量輸入來源部分,可以分為兩種主要來源,一為日光輻射能與進水時的有機物輸入;另外就是養殖過程中人為的能量輸入,例如飼料、施肥、水車增加的溶氧部分,而這些輸入源,最終都會進入或是與底泥有所關連。所以學理上,在養殖生態環境中,底泥佔有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而在傳統經驗上,大家都知道,室外養殖魚蝦的萬年不變的真理,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土』。因此底泥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課題。而『土』跟『藻』又有什麼關係?而這樣的底泥,他的組成成分為何?對養殖池又有何影響?本篇僅就近期所收集底泥相關國內外的研究資料,配合活菌配套推廣經驗向各位讀者進行介紹。

底泥的組成
養殖池的底泥主要來源有外源與內源兩種,外源就是來自於系統外,例如人工投料、施肥、外部吹進來的風沙等。內源就是來自於內部生成的,例如藻類屍體、排泄物。而這些物質很快的沈入池底與泥沙混合成淤泥。這些淤泥主要成分為黏土、無機鹽類、含氮化合物、腐植質以及淤泥內的生物,而這裡面的生物包含小型原生動物、節肢動物、多毛類等,但主要是細菌。這些淤泥在非高密度養殖池每年累積速度可以超過10~12公分。如果以台灣養殖方法配合傳統水車將淤泥集中在中間的情況,吳郭魚池可能都超過30公分以上。

影響底泥的重要因子-溶氧
水中環境與陸地不同,水中溶氧嚴重偏低,僅只有數PPM而已,而不是空氣中的近20%。因此,在此環境中,氧氣是影響生物分佈最重要的因子。以底泥間隙水中溶氧的分佈來看,可以將污泥分為三層,第一層為有氧層,深度僅有1~2公分之間。該區主要為細菌的分佈層,在此區氮循環過程比較快速。再下去有一定厚度的污泥就為相對無氧層,在該區溶氧量偏低,但也尚可讓細菌作用,但分解作用沒那麼大,這一層的厚度對養殖成果有重大的影響,如果厚的話相對細菌分解力就比較強,底質淨化效果就較佳。有氧層與相對無氧層通稱為活性污泥層,而下一層就為無氧層。而無氧層的細菌相就與活性污泥層不同,且菌數較少,該區呈現還原態,容易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而污泥中的細菌種類與其作用將於下篇向各位說明。

影響底泥的重要因子-間隙水
與藻類的關係
所謂間隙水,就是在底泥顆粒間隙之間的水分,這裡的水分主要是靠毛細管作用存在於污泥顆粒間隙之中,不像水體中水分很容易快速交換。在活性污泥層中,含有大量有機物物質,所以該區細菌十分的活躍。這些物質經由細菌將有機物礦化分解為氨氮、磷、等簡單化合物,而間隙水會將底泥中高濃度的氨氮、磷、可溶性有機碳等營養鹽,以擴散的方式進入水中,提供藻類營養源。以間隙水中的氨氮 的濃度為例,其濃度為養殖池水體濃度的 100~1000倍。

 

營養鹽在底泥中的分佈
底泥中的營養鹽,會經過間隙水滲透到水中為浮游植物施肥,而在這淤泥層中,常見的營養鹽 -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其分佈為何?今以養蝦池為例,為各位說明。在污泥所在深度中,總有機碳(TOC)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少。而總氮(TN)也類似,在表層較高,但在5cm內快速減少。這顯示,在表層1~0沈積物不斷累積,因此TOC與TN累積量大,而之下至5公分內,因為細菌量大分解作用強,有機物被利用TOC與TN開始減少。

而有趣的是總磷(TP)與上面情況不同,相反的,卻是在一定深度時,越深反而濃度越高,在這層內TP反而屬於累積性的作用。這現象能解釋活力三號在水產養殖應用機制,將於下一篇說明之。而底泥之中的pH,因為底泥中的呼吸與分解作用,所以底泥的pH都以偏酸居多。

間隙水中重要的營養鹽-氨氮
氨氮是間隙水中無機氮的主要形式,氨氮佔無機氮(硝酸氮NO3-N、亞硝酸氮NO2-N、氨氮NH4-N)的80~100﹪。在間隙水中的所有營養鹽,氨氮是影響養殖生物的最大的因子。一般在養殖過程中,氨氮的濃度介於0.05~1.77 mmole/L之間。氨氮會提供肥分給藻類影響水色,但是氨氮過高時,卻會對養殖物造成傷害,尤其是底棲生物情況更為嚴重。例如當底泥間隙水濃度高於0.36 mmole/L時,對蝦子有危險性。當超過1 mmole/L時,蝦子開始攝食下降,發生黑鰓、紅腿病,而在1.43mmole/L時60天的死亡率高達70﹪。而氨氮與相關的水質檢驗因子,有如下之相關性:有正相關的因子為有機質、COD、硫化物;而負相關則為氧化還原電位。

而影響底泥間隙水中的氨氮濃度
因子如下:
一、水體浮游植物生長
當水體之浮游植物大量增生時,例如增加到每毫升106時,因為大量增生時浮游植物會優先利用氨氮,如此會讓底泥間 隙水中氨氮大幅下降到0.001~0.021mmole/ L。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時,底部有機氮 化合物供應不及,會導致瞬間倒藻的可 能。 

二、養殖物大量死亡 
以蝦子為例,因為蝦子是蝦池最大型 生物,且蝦子死亡不易察覺,所以蝦子死 後開始分解,此時底泥氨氮突然暴增為 1.111 mmole/L,約為平常50倍以上。在養 蝦過程中死亡蝦子會導致水中、池底氨氮 含量過高,間接壓縮蝦子生存空間,爆發 更大的連鎖緊迫。 



水色褐色,鰻魚成長正常
三、施肥 
養殖初期, 如底泥有機質太少,且細 菌分解速率太差,將導致底泥之間隙水氨 氮太低(0.03 mmole/L),間隙水氨氮擴 散到池水數量太少,容易造成水色不穩定 需靠人工肥料施肥穩定水色。因此為養殖 需要所人工施放的有機肥,也會增加間隙 水中的氨氮。而這一點在養殖初期會更明 顯。 

四、養殖池位置 


試驗池藻相照相
。 
養殖池中不同區域因水流的不同,導 致沈積物濃度不同,因此氨氮的分佈是不 同的。例如以一般養殖場都有排污溝設 計,養殖末期氨氮在不同的位置濃度分佈 如下列:排污溝(淤泥匯集處)0.8mmole/ L,池底底泥1.7mmole/L。氨氮不均勻的分 佈,對於養蝦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所以蝦 子並不是平均分佈,而是會集中在環境較 佳的區域,例如斑節蝦、草蝦,當底泥表 層(0~1cm)間隙水濃度超過1 mmole/L時,就會逃到乾淨水域,因此降低可生活 面積而造成高密度緊迫。

活力三號營養劑配套對養殖底泥環境改善之應用


簡單來說,池底的淤泥能含蓄大量的營養物質,並能提供多種細菌在此棲息,進行分解作用,將營養鹽經由間隙水的擴散作用,不停的向池水中的浮游藻類不停施肥,維持藻相與水色的穩定。但是這種平衡也可能因為藻類過度繁盛,將間隙水中氨氮耗用殆盡,而導致有倒藻的現象;或是淤泥之中,細菌分解速度太慢導致營養鹽供應不足的現象。

在南部屏東萬丹泰國蝦養殖業者,就仍堅持必須施予一定數量有機糞肥,他們經驗上認為水色比較穩定,這樣的操作經驗經本文分析後是有其道理的。而這種養殖方式如果搭配活力三號營養劑增加細菌分解能力,以及鎂鈣肥防止有機糞肥酸化加速分解,更能維持水色穩定。前田間試驗戶黃照明先生就持續使用本配套,其養殖成果相當穩定。

而在近期拜訪的宜蘭游姓養殖戶、彰化王姓養殖戶,是利用活力三號營養劑來分解在池底太多且無法移除的有機污泥,施用之後在水色穩定情況下,目前草蝦與白蝦生長快速,飼料成本大幅下降是一樣的道理。

在雲林蚊港鰻魚養殖池的初步之田間試驗,試驗戶歐秋宏先生指出,觀察到此配套初步有控制住鰻魚常見惡性疾病愛德華氏症的效果。而且養殖底泥經送往藥毒所謝奉家博士分析,確認活力三號營養劑的活菌可以在底泥中存活,給予觀察到的現象有利的佐證。此功效可以減少藥物使用降低藥物殘留機會,亦可減少因用藥後需大量換水,可節省當地寶貴的水資源。因此,室外養殖實務工作,就是要維持養殖池的動態的生態平衡,在維持這平衡的過程中,活力三號營養劑、鎂鈣肥與即溶肥配套就可以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 

下一篇將介紹養殖池生態環境探討-底泥篇二之二(底泥之組成與菌相關係)

文蛤田間試驗發現,當池底改善後,文蛤殼色鮮豔、乾淨漂亮,可提高售價且不需額外清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