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

http://juliechu.myweb.hinet.net/over_personal.htm
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

An Introduction of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朱湘吉
Chu, Hsiang-Chi, Julie

摘要
 超個人心理治療是一門結合心理治療與靈修的新趨勢。它在八0年代初期才逐漸成形。
本文首先描述靈性世界的傳統與架構,其次再探究心理治療的發展歷史與主要精神。兩者各自對人類意識的提昇和演化都有所貢獻。超個人心理治療便是在各取所長的整合趨勢下誕生的新架構。在諸多架構中,本文選擇闡述目前最完整的理論架構──Ken Wilber 的「意識光譜模式」。Wilber使用解釋學的方法,整合了西方發展心理學、東方佛學、神秘學和心理治療的精髓,來說明意識的演化以及演化不當所可能形成的病癥。全文不僅說明理論,亦融入個人實修的經驗,期能從以身試法的過程中去蕪存精,並將體悟與有心求道者分享、研討。
 
關鍵字:超個人心理治療、超個人心理學、心理治療、靈修、意識光譜模式、俗世、靈性世界、長青哲學、身、心、靈、靈性、佛性、真我、大存有鏈、現世面、中陰面、天界面、永恆面、無意識、超意識、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分析學派、人本心理學派、前個人期、個人期、超個人期。
壹、       研究動機
  現代人從小就被教育要追求「健康平安」、「幸福快樂」。受過一點心理學訓練的人則說要「發揮潛能、實現自我」,成為「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個體。然而,這些名詞並沒有被具體的定義、討論、教導過,多半只停留在含糊抽象的概念裡(朱湘吉,民89)。再加上一般人的價值觀,又深受大眾媒體的影響:年輕人崇拜偶像、追趕流行;成年人追求名利、身份、權力。對於成功,也有一定的標準:身體健康、工作順心、生活富裕、家庭美滿、受人尊敬等。雖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但是談起俗世的價值觀,郤是大同小異。於是,人們多半會從拓展生命的廣度、深度和豐富度來著手,以求自我實現、活出個人的特色。
  原本這樣的人生觀,並沒什麼不好。但是這個世界上郤有少數人,選擇了以靈性的追求、提昇為目標。在我們的文化傳統氛圍裡,許多高僧、禪師、法師、成道的大師,諄諄地告誡我們:人生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唯有捨棄俗世的一切,追求終極實相,才可能離苦得樂,得到永恆的解脫。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要無我(egolessness)、無私 (selflessness)、臣服於更高的實相 (Almaas, 2001)。
  於是,不明究理,無法整合的人,就活生生地被拉扯、撕裂在入世/出世或俗世 (the Man of the World) 和靈性的世界 (the Man of Spirit) 之間。Almaas 指出:俗世和靈性世界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以自己 (personal self) 為生命的中心,生命本身就是終極的價值和目的。而後者則認為更高的實相 (higher reality) 才是生命的中心,個人要臣服於這個更高的實相(Almaas, 2001) 。
   身為一個崇尚科學、講求實證的現代人,要放棄自我,服膺在無法驗證的終極實相之下,是件很困難的事。我的學生常問我:俗世和靈性世界真是兩個世界嗎﹖修行是否必須放棄俗世的一切,走上出世之路呢﹖
  其實,長久之來我也有類似的疑惑。也是這個疑惑,導引我成為一個求道者。在黑暗中瞎摸亂撞了十幾年,接觸之廣包括神經語言學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V. Satir家族治療及個人發展 (Personal Development) 等課程,共約 300多小時西方現代心理學的訓練;和密宗、禪坐、氣功(玄機功、金丹大道),長生學,人體電能學,太極導引及經絡拳等東方的修鍊法門。到了1997 年,我接觸到以 Ken Wilber為主的超個人心理學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理論 (Wilber, 1996; 威爾伯著,若水譯,民80;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 ,和印度成道大師Osho(1931-1990) 結合心理治療與靈修的佛陀心理學。自2000-2003年間,四度前往位於印度,由奧修所創的普那國際社區 (Poona International Commune),先後接受密集的譚崔、身心對話、呼吸治療訓練和諮商師訓練;並參加無念禪 (no mind)、再度出生 (born again)、神秘玫瑰 (mystic rose) 、誰在裡面 (who is in) 和戈齊福 (G. I. Gurdjieff) 神聖舞蹈等靜心團體,一方面透過心理治療的管道,清理被壓抑在潛意識層中的陰影,打開滯留的能量,活化身心;另一方面則透過實修,增進覺察,拓展意識的層面。最後又追隨同為印度籍的葛印卡 (S.N. Goenka) 老師修習內觀法門 (Vipassana) 。總之,在我過去幾年持續的禪修體悟中,不斷地以經驗印證理論,逐漸在出世/入世間築起一道橋樑。
   本文首先描述了超個人心理治療的發展歷史,並以個人歷年來實修實證的體悟加以闡述;其次再簡要說明目前超個人心理界最完整的理論架構──Wilber 的「意識光譜模式」。一方面做為自己道途上的指標,另方面也與有緣的道友分享,或許能夠藉此互相討論、砥礪,拓展生命視野。最後,由於超個人心理學是一門尚在整合、延展中的領域,其文獻遍及心理治療和靈修上不同的傳統,淵遠流長、既深且廣,因此本文並未對現存文獻旁徵博引,特此註記。

貳、靈性世界
一、靈性與宗教
   談起靈性 (spirituality),首先要把它和宗教 (religion) 加以區分。一般人常誤以為靈性的世界就是宗教的世界。
    在台灣,宗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從初一、十五的燒香唸佛,到逢年過節的祭祀祖先,神佛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大街小巷,三不五十,隨處可見禪寺、廟宇、和尚、尼姑、道士、道清。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宗教雖然盛行,信徒可能依照宗教儀軌定時持咒、頌經、拜懺,但是日常行為郤依然故我,並未轉化。
  Osho 曾說:靈性是真實的,宗教則是副產品。宗教容易流於外在的形式,靈性則是內在的革命,內在起了變化,行為自然會不同。一個人只要依舊向外尋求來生、彼岸、天堂或樂園等救贖,就是俗世之人。只有停止一切找尋,開始向內走,穿越基督教神秘者所謂的「靈魂的黑夜」,才能逐漸感覺到內在的光明。此時,「你將會領悟到自己就是那個源頭」(奧修著,陳明堯譯,民91, pp.26-29)。
  Wilber 則指出:靈性要我們覺醒自己的真我,而不是為了小我祈禱。他以冥想 (meditation,或譯靜心)為例:「冥想的本身一向屬於心靈的鍛練,不論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回教或道教修行,都發明了各種冥想的方法,使我們的心靈能向內探索,讓我們最後和神性認同。」所以,冥想的目的主要在找尋內心的神,所謂「天主的國就在我們的心中」。相對的,祈禱是屬於宗教的。比方說:祈求神明讓我身體健康、升官發財、妻賢子孝、闔家平安等,讓自我得到滿足 (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pp.90-91)。
  簡而言之,宗教是正式的、組織性的。譬如:提起基督教,就會想到教會、教士、教宗;說起佛教,就有禪寺、廟宇、師父、信眾。而靈性,則是一個人的中心(center)、真我,它是超宗教、超組織的。不同的宗教對於這個「真我」有不同的稱謂--神(基督教、印度教)、道(道家)、佛或空(佛家);而它們所指的其實都是同一個終極實相 (Almaas, 2001, p.11)。

二、靈性的傳統
    雖說宗教不等同於靈性。然而從世界的宗教裡去探究,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靈性的傳統。
  大致而言,對靈性的描述可分為兩類 (Cortright, 1997) :
  第一類是有神論的,強調神格的神聖 (Personal Divine)、神-人關係。西方的靈性傳統,比方說基督教、猶太教、回教,大都屬於這類。他們稱神為耶和華、上帝、阿拉等。
  另一類非神格的神聖 (Impersonal Divine)、非二元的,東方的靈性傳統大多屬於這類。道、佛、梵 (Brahman)、法身 (Dhamakaya) 都是用來形容終極實相的。
   兩者共通之處,是相信神性或佛性是存在的。
  西方的靈性修鍊,是追尋人和神的關係。也就是說原本人的靈魂並沒有完全與神分離,但隨後當它和神分割後,就產生了存在的焦慮、空虛和墮落。因此,基督教的回家之路,是藉著靈性鍛鍊,重新與神連結,得到自由、完整和救贖。神,有時也被視為個人內在的力量或存在 (Presence)。吉踏經 (Bhagavad Gita) 中說到「神坐在每一個生命的心中」。因此,他們靈修的目標,是使個人重新連結到靈性力量或和存在做更深的溝通。
  東方的靈性修鍊,則強調個人獨立的靈魂 (soul) 重新和存在 (Being) 結合。以道家為例,它認為自我是虛無的,無名、無相才是存在的終極實相。雖然道家也有許多神仙,但是它的基本精神是人透過累世的修鍊可以成仙、成道,但終究是要修到無名無相的道。佛家亦然,羅漢、菩薩、佛是修行的次第,最終則要修到永不輪迴的如來境界,與存在合一。
  當然,也有落於兩者之外,或兼具兩種精神的傳統的。例如印度教,既相信多神,也有「梵」的觀念。又如基督教、猶太教和回教的主流雖然是有神論的,但基督教中的神秘傳統、猶太教中的卡巴拉 (Kabbalah) 和回教中的蘇菲教派 (Sufism) 則強調非神格、非二元的靈性經驗。

三、靈性架構
  有史以來,不斷有人在研究人類跨文化、共同的靈性經驗。1954 年 Aldous Huxley 給了它一個名稱,叫做長青哲學(perennial philosophy),並且在西方的世界裡廣被接納。
  Wilber 指出:長青哲學是研究世上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哲學家、思想家與科學家所抱持的世界觀。它之所以被稱為「長青」是因為它在全球各地的每個時代都出現過。我們在中國、印度、西藏、日本、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希臘,甚至是墨西哥、德國等地,都曾發現它的蹤跡。他認為:基本上,長青哲學是「人類對宇宙共通真理的一項聖約。」(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p.92)。
  Cortright (1997) 指出:長青哲學的核心領域,是以哲學家 Huston Smith 的論述為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它在超個人領域廣被接受,但郤不是普世認可的 (Walsh & Vaughn, 1993)。其實,從哲學對話的本質來看,在這樣的議題上,也很難有普世同意的說法。儘管如此,長青哲學所提供的地圖,已足以讓我們能夠一窺人類的靈性經驗;或者,至少它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的觀點與解釋。
    Smith 用四個階層 (hierarchy) 或向度 (dimensions) 來說明靈性架構 (Smith, 1976)。這個架構又被稱為大存有鏈,它包括:
  1.身 (body)
    2.心 (mind,包括情感,有時又稱心智)
    3.靈 (soul,個人的最後一層 locus)
    4.靈性 (spirit,是生命的本源,也稱佛性或大我)
    身和心的層次,一般人都能了解,也是傳統科學和心理學探究最多的部份。對東方人來說,靈也是我們日常語言的一部份。它是超越生死,會不斷輪迴的。靈性則是永恆不滅的生命本體。佛家稱它為佛性 (Buddha-nature),它超越了主體-客體的二元性,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一體的。
  女性主義者和生態學家曾批評階層式思考的侷限性。因為不同向度的經驗是同時存在、相互依存的。Rothberg (1986) 指出:階層式只是用來描述長青哲學的一種方式,它並不能代表長青哲學本身。Wilber  (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 p.344-345) 延展了Smith的架構,用如圖一所示的螺旋式成長,來形容身肉體、心智、靈魂和靈性的發展和成長。他認為每一個高層都涵蓋了比它低層的階段。但是每一個高層也都可能壓抑了低階的發展。
資料來源: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p.344
   此外,對於宇宙,長青哲學也用四個階層或向度來形容:
  1.現世面 (the terrestrial plane)
    2.中陰面 (the intermediate plane)
    3.天界面 (the celestial plane)
    4.永恆面 (the infinite plane,或譯無限面)
    現世面包括我們身體和心智的實體,是我們最熟悉的。感官經驗和心智建構都屬於這個層面。
  中陰面,有時也稱為靈界 (psychic plane)。它是微妙能量、超能力、通靈所在的空間。它存在著不同種類的好靈、惡靈(如天使/魔鬼、神仙/妖魔),各種生靈,鬼魂和剛死不久的靈魂。它也是巫術 (shamanism) 的世界,包括了好靈、高靈;也有惡靈或低靈,有法術的人,可以穿梭在不同的空間中。它也括了我們的微妙體 (etheric body) 和星靈體 (astral body) 。由於中陰面的能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體驗到的,於是在處處強調科學實證的社會中,一些自稱可以出入靈界的人,常被認為是瘋癲或異常,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或迫害。
Smith 認為靈界所見的形象,如:智慧老人、妖精、母神、人格面具,也是榮格所說的原型 (archetypes)。它們是人類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 的心靈遺產。它在世界的神話、圖騰、象徵中都可以看到。但是Wilber 郤執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它們只是人類日常生活很普遍的經驗,是屬於存在而非超越的 (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天界面和個人的神聖 (Personal Divine) 有關,它強調人和神的關係。神聖可以是有形或是無形的。有形的,包括世界宗教中的聖母、聖父、克里虛那等。西方宗教傾向於認為宇宙中有唯一的真神。印度教多半被認為是多神教,他們的神有主司創造的梵天 (Brahma)、破壞的濕婆 (Shiva),和超越兩者的護持神(Vishnu)。但事實上,他們三位是一體的 (Osho, 1971)。Smith 認為祂們只是反映了神的不同面貌而已。
  如前所述,神有時被視為絕對的存在(如猶太教),也有被視為個人內在的神性,或是兩者兼具的(如印度教)。在人-神的傳統中,人追求再度與神合一。愈靠近神性時,我們愈能感覺到寧靜、喜悅、光、愛和力量。連結到這些力量後,就愈能為現世的苦痛、混亂找到解答。Smith 說靈界存在著各種原型,而天界面則是原型的源頭。
    永恆面,是 Smith 所說非神格的神聖所在的空間。在這裡,自己、他人、世界都有同樣的本質 (essence)。相對於天國面的有形,永恆面是無形的。事實上,許多時候它都被用負向名詞 (negative terms) 來形容。佛家稱「空」、道家稱「道」,印度教稱「梵」。如果用正向名詞來描述時,它通常被稱為「存在」(Being or Existence) 或意識 (Consciousness)。整個宇宙中的創造物,都是幻相,只有存在或意識才是終極的實相。
  長青哲學提供了一個較完整的靈性架構讓我們了解現世之外的世界。雖然世界上不同的靈性傳統常相信自己才是「正教」,擁有完整的「回家」地圖。但是這樣的執著也導致了不可勝數的論辯,甚至戰爭,對靈性的提昇,助益甚微。我較贊成個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把精力灌注在靈修上。機緣到時,也把自己的體悟和喜悅與人分享,能力小者獨善其身,能力大者兼善天下,自利利人,這樣或許能夠較接近靈修的精神(或謂正法)吧(葛印卡,民88)。

四、靈修在轉化上的功能
  靈性系統,不管是有神論或非二元論,都從本質來界定靈性。我們的核心是靈性的存在或本質。他們認為人類的痛苦和受苦,是來自不潔 (impurity) 、無知或無意識 (unconsciousness)。
  無知或無意識,是指我們只認同外在的身、心,對內在的靈和靈性毫無覺察。不潔是指我們不斷地認同重複性的情緒、慾望、感官享受和習性,以致於無法認清真正的自己。我們真正的本質是覺知 (awareness),但我們被制約得只認識外在的情境、或是頭腦、感覺、思想。
  如果不潔或無知是我們受苦的來源,那麼轉化之道就是淨化或從無知的制約中醒過來。靈修就是設計來淨化靈性或甦醒意識的。不同的鍛鍊、清規也是用來讓紛亂的頭腦能夠安靜下來,歸於中心的媒介。
  在神-人的傳統中,愛、獻身,是用來打開我們的神性,讓祂能和更高、更純的神聖力量重新連結。在和神的合一中,找到滿足、愛、寧靜和美。
  在非二元的傳統中,靜心可以幫助我們覺知日常生活中的制約和無知。意識得愈深,就愈能看到虛幻的自我,照見空性。真相能讓求道者切斷習性,回到真我,連結佛性,而得自由。

參、       心理學領域
  現代心理學的起源,可以回溯到十九世紀末期以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行為的努力。經過一百多年的累積,至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心理學流派和衍生出來的心理治療模式,試圖來解釋人類的成長和經驗。為了方便描述,心理學界用第一勢力 (first force)、第二勢力 (second force)、第三勢力 (third force) 和第四勢力 (four force) 來區別這些模式。
  第一勢力是指行為主義 (Behaviorism) 學派。
  第二勢力是指心理分析學派 (Psychoanalysis)。
  第三勢力是指人本心理學派 (Humanistic psychology)。
  第四勢力則是本文所探討的超個人心理學派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為了形容人類的行為和狀態,不同的學派都創造發展出自己的語言和隱喻 (metaphor) 。說起隱喻,一般人很容易聯想到如詩般的畫面或幻想。但是如果仔細玩味,我們會發現其實科學、哲學都是隱喻。比方說,研究遺傳基因的生物科學創造了 DNA 這個名詞,並且把它的結構畫成如火柴棒般的圖象。從後現代語言學的觀點來看,科學和哲學所使用的語言和隱喻都是建構出來的。同樣地,心理學和靈性系統也創造了一些語言和隱喻,來形容人類可以深度共鳴的經驗。例如,內在小孩、智慧老人、魔法師、內在男人、內在女人、內在創傷、佛性、聖地、再生、天堂、地獄等。
 我之所特別強調這個觀念,是因自己曾在 1997-1999 年間,和兩位追求自我成長的朋友進行交換日記的實驗。那時,我們依照「回歸內在」這本書的架構,每天和「內在小孩」筆談半小時(布雷蕭著,傅湘雯譯,民83)。當時,我並不了解語言本身的建構性和抽象性,因此真的把內在小孩具像化,就像有個活生生的小孩住在我的身體裡一樣。每天和她對話,想藉此了解她的情緒、需求,進而做她的好媽媽,安撫她、照顧她。
這樣做的假設是: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可能因為家庭動力的扭曲而留下了影響一生的創傷。一個孩子沒有能力處理這些創傷,於是本能地把它壓抑到潛意識裡。偶而,外在會出現一些刺激,挑起沒有痊癒的傷口,讓它再度發作。對這一派的心理治療師而言,治療的方法是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是讓身為大人的自己,帶著現有的資源,回到內在,重新和受傷的小孩建立關係。所以,療傷的過程也是自我言和、自我整合的過程。
  然而,我的經驗是:更多的注意,不但沒有帶來平和,內在衝突反而更加明顯。直到2001 年有一天和自我成長的老師對話,言談中說到「我認為....」,但是「我的內在小孩郤要....」。她立即指出我的盲點:內在小孩原來是為了方便描述我內在的能量和狀態而被創造出來的比喻,但我不但讓她活出了自己的聲音,還給了她一個實體和位子,難怪愈成長愈分裂(賴玉枝,民90)。
  這個經驗,讓我深刻地體悟到語言本身的虛構性,如果看著指月的手指,就把手指誤認為月亮,那就大錯特錯、永遠回不了家了。我也因此領悟到所謂佛性、天堂、地獄,其實都是一種隱喻。不同的靈性傳統對天堂和地獄的描述亦不相同。它是用來描述某種境界的代名詞,並不是具體存在的實體。如果誤解了這個精神,無形中自己就在求道的旅程中擺下了大大的路障而不自知。
  總之,Cortright (1997) 指出:語言好比是窗戶,讓我們可以看進不同的人類經驗;也好比是照像機的鏡頭,不同的鏡頭會帶來不同的知覺,讓不同層次的人類經驗變得更清楚。我則較喜歡回到自己的主體來看不同的模式:我把人腦比喻成一具超級電腦,各個模式則是來自不同星球的外星人所說的不同語言。我們透過輸入裝置把語言接收進來,經過自己的中央處理器編譯、處理、歸檔後,再決定如何做出適當的回應並將它轉譯出去。
  以下先分別介紹各勢力的內涵。下節再就中央處理器的結構與內涵加以描述。

一、        第一勢力
(一)理論概述
  提起行為主義,就會聯想到十九世紀末期的蘇俄科學家I. Pavlov和他的狗--受了制約的狗,在聽到鈴聲後會有流口水的反應。一般而言,行為主義的特徵,是用科學實驗的方法研究動物(如老鼠、兔子、猴子)的行為。稍後,行為主義者再把同樣的機制推衍到人類身上。比方說,美國心理學家J.B.Watson 在1919 年宣稱:「如果你給我十來個健康的嬰兒,並且讓我在特定的環境中將他們撫養長大,我保證,無論他們擁有什麼樣的天賦、性向、性情、能力、種族或出身背景,我都可以把其中任何一個人訓練成我指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主管,甚至是將他們變成乞丐或竊賊也都沒問題。」(霍夫曼著,許晉福譯,民89)。換做今日,這種說法會被認為不可思議。然而,行為主義在美國郤曾盛極一時,甚至延燒到40、50年代,即使是今天,許多普通心理學的教科書仍將心理學定義為「研究行為的學門」(the study of behavior)。
  從行為主義衍生出來的臨床治療法,包括行為治療法和認知治療法。
行為治療法對恐懼病 (phobias) 有不錯的療效,但它僅限於外顯可觀察的行為。近年來認知治療,則開始把焦點內移,研究思想如何影響情感、行為(例如:自我對話、自我暗示、自我催眠等)。因此,行為也被重新定義為「內在行為」(internal behavior)。認知治療被證明在治療沮喪等症狀上有不錯的療效。A. Ellis所創的理情治療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也是認知治療法的一種 (Ellis, 1982)。它針對價值系統中的「應該、必須、不可能」等限制性信念提出反質。案主在看到自己因如此思考(如:我應該每天笑臉迎人、我不可能學會電腦)所產生的焦慮、無助後,可以改變思考方式(如:我心情好時能笑臉近人、我可以學會最基本的電腦操作),而變得較為輕鬆自信。

(二)行為模式在轉化上的功能
  行為主義雖在60年代以後,被人本心理學者大加撻伐,認為它把人類物化了,忽略了人類的潛能,但Cortright (1997) 指出:意外地,行為主義竟是最接近靈性語言的。它把人類的痛苦歸因於錯誤或非理性的制約,負向的情緒、焦慮、沮喪、痛苦都是因此而來。因此解脫之道,就是重新學習 (relearning),用更新、更有彈性的制約取代舊有的限制性制約。例如:學習放鬆技巧來克服密室恐懼症或失眠症。或是讓犯了錯就想自殺的人,重新認知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把早年寫在電腦中的舊程式,重新改寫;或是把 CPU 從 286 升級到 Pentium Ⅲ。
   話雖如此,靈性系統和行為模式仍有不同之處:前者強調要從所有的制約中解脫;而後者則是把過時的制約鬆綁,代之以較合宜的行為,也就是把過時的舊功能汰舊換新的意思。

二、        第二勢力
(一)理論概述
  行為主義雖然對人類的學習有許多發現,但是真正劃出內在心靈版圖的則是屬於第二勢力的心理分析學派。它的創始人S. Freud (1856-1939) 投注了畢生之力在潛意識的研究上。他用本我 (id)、自我(ego) 和超我 (superego) 來說明心靈的互動。他雖然說過本我、自我、超我需要均衡發展、彼此制衡,個人才可能健康;但在過程中他郤過度強調三者的衝突,因此傳統的心理分析有時又被稱為「衝突模式」。常見的衝突有:本我和超我、自我和社會、衝動和防衛、身體和頭腦、成熟和退化、性慾和侵犯等。心靈被視為衝突的戰場。心靈衝突也是心理生活的主要基調。
  Freud曾說心理分析的目的,是把精神分裂減輕為普通不快樂。新心理分析派的人,如C. G. JungA. Adler、K. Horney、W. Reich等人,認為 Freud的理論過於病態和悲觀。美國存在主義的始祖 May 認為心理分析和行為主義一樣:「在開始研究之初,就已經把人的核心給摧毀了。」(May, 1967, p.177)。
  即使心理分析常被詬病為研究「病態」的心理學,但它對現代心理學仍然有著既深且遠的影響。譬如說:成人的性格、應對方式,是被童年的經驗所決定;夢反映出被壓抑在潛意識的想法、情感;或是因為情感的受傷而發展出的自我防衛機制等。

(二)心理分析模式在轉化上的功能
  心理分析、人本心理學和靈性系統都同意無意識是問題之所在。但它們用不同的語言來描述這個歷程。心理分析主要的隱喻是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創傷 (emotional wound)。由於人類有生存的本能,因此孩子在童年遭受到外來的傷害時,會本能地把無法處理的傷痛先包藏起來,同時也發展出相應的自我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以適應環境(朱湘吉,民90)。但是最後創傷往往被自我防衛壓在潛意識的深處而不自覺,因此也錯失了療癒的機會。
  稍後,當孩子長大為人父母後,由於無法處理自己童年時的傷口,因此也無法面對小孩的傷痛。在家庭動力的運作下,小孩也壓抑或忍住傷痛,久而久之對它就沒有感覺了。小孩不僅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同時也承襲了相同的自我防衛機制,造成內在衝突,嚴重時甚至會形成人格分裂。舉例來說:一個童年常被虐待、毒打的孩子,因為愛的緣故,從小就被父母再三強調「愛之深、責之切」的說法所催眠,因而合理化了父母的暴行;但在性格上郤逐漸形成了對人的不信任、敵意。當他為人父母後,被虐的經驗已淡忘,但「不打不成材」已變成一個信念,於是當自己的孩子無助、無能,需要幫助時,也硬起心腸,甚或以打罵相向。天真的孩子全盤接受了父母的價值觀。但身而為人,只要良知尚未被完全泯滅,自然會有內在的聲音來質疑「愛真的等於棍子嗎?」於是,自己的聲音和父母的聲音經常會在腦中爭吵、衝突,嚴重時便造成了人格分裂 (Berne, 1961)
  面對這樣的狀況,可能的治療方法包括:重新記起、重新經驗、釋放、和舊傷口工作等。比方說,一個人被毒打時,本能地會憤怒、反抗。但體弱的孩子在面對強壯的父母時,郤無法這樣做;受傷的自尊便深深地被埋在潛意識中。療傷的方法,可以是在治療師的陪伴下,選擇一個安全的環境,重新憶起被毒打的經驗,用捶枕頭、嘶喊、大哭大叫的方式,發洩長年累積下來的憤恨並釋放出停滯的能量,讓傷口重新曝露在陽光下而能治癒。或是選擇用述說、筆寫、繪畫、舞蹈的方式,表達出那些在孩童時代不被允許的情緒,讓情感得以還原。電影「心靈捕手」中的主角威爾,就是在治療師的陪伴下,釋放了童年被虐待的憤怒、傷痛和恐懼,而能與自己言和、重拾對人的信任。
  當然,治療師需清楚地和案主說明,所處理的是童年時「心中的父母」,而不是去找現在生活中的父母面質,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混亂。此外,也要抱著一份了解--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每一對父母都已盡所能地為子女提供了最好的,許多傷害其實是源自於無明、無知。唯有看到目前的受苦,是源自傷口所造成的重複性行為模式,然後做出不同的選擇,才能跳出痛苦的惡性循環。
  總之,治療的過程是要揭開自我防衛的盔甲,當事人意識到隱藏在無意識中的傷口,重新經歷它,才能放下抗拒,再度擁有失落的感覺、衝動和經驗。如果用生命的河流來比喻我們生而有之的充沛能量,那麼充份表達失落的感覺,重新擁有失去的能量,就好比是疏通河流裡的垃圾、亂石,讓生命之流能夠再度通暢,內在的分裂也能因此治癒,自我覺察能力亦會隨之提高。
    我們也可把自己比喻成一個完整的圓。由於傷口和防衛機制的存在,這個圓裡就有許多裂縫、黑洞,真我從來沒有機會被發展出來,呈現在外的是許多虛假的自我。同時,由於投射、受害者情結的作祟,活潑的生命力、自尊和親密關係,也無法展現。透過治療,傷口逐漸癒合、防衛慢慢消融,一個較健康、完整的自己可以慢慢形成。幸運的話也能了解自己的使命,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三、        第三勢力
(一)理論概述
  從30到50年代,美國心理學界的主流是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派。但也有一些其它的聲音在蘊釀著,例如W. Reich (1897-1957) 對身體的工作、存在主義、現象學和完形治療等。受到這些思潮的影響,A. Maslow (1908-1970)、C. Rogers 在50年代逐漸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心理學。
  人本心理學一詞,是由Maslow所提出。他批評Freud是研究病態,而非健康人的心理學。他在 1943 年提出「人類需求階層」的動機理論。他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某些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些基本需求構成了一組向上發展的階層架構。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有機體,當他基本的食、衣、安全、歸屬感等需求被滿足後,較高的需求會立即出現;而最終的需求,則是自我實現的需求。他說:「一個人有潛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必須成為那樣的人。」「如果你刻意埋沒自己的潛能,那麼我警告你,你可能將會不快樂一輩子。」Maslow進一步地說:「基本需求一旦獲得了滿足,我們的成長需求就成了主角--成長需求的目的則在於自我實現。由於這種較高的需求(如對創造或美感的需求)永遠沒有終點,因此心理成長是個終生的歷程。」(霍夫曼著,許晉福譯,民89)。他認為人是身心合一的有機整體,隨著成長,人會展現不同的能力、創造力和表達方式,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Cortright (1997) 指出:人本心理學象徵了積極、正向、樂觀的美國精神,和Freud 的悲觀論調和行為主義的機械論調,形成強烈的對比。

(二)人本模式在轉化上的功能
  人本學派和存在主義認為自我實現是一個過程,透過它個人愈來愈了解自己潛能的向度。人類的受苦,是因為沒能實現潛能所造成的。因此,解救之道是提昇需求層次的發展,從匱乏需求 (deficiency needs) 到存在需求 (being needs),當我們愈往上昇時,滿足感也會上昇。不管是透過治療或其它方法而來的成長,都可以增強目前自我的可能性--選擇的擴大、經驗的加深、連結的多樣化、創造性的回應等。
  另外,Reich從身體的層面做了許多研究。他視身體為有機體。他用性格盔甲 (character armor) 來解釋人們對負向情緒的壓抑和防衛。盔甲造成慢性的肌肉緊縮,它不僅把不想要的感覺壓抑到無意識中,同時也阻斷了能量和正向的情緒。他認為:人的能量是以配對的方式出現的:憤怒和愛、痛苦和喜樂、悲傷和寧靜。壓抑了憤怒,也同時壓抑了愛; 壓抑了痛苦,也扼殺了喜樂。因此,治療的方法是透過呼吸或直接在緊繃處施壓,來釋放慢性緊張,讓能量得以流動,同時釋放被壓抑的記憶與情緒。
  存在主義者則使用另一套語彙來形容人類的經驗。他們認為人類的基本狀態是恐懼、焦慮、對死亡的覺察、缺乏意義、和害怕對行動及選擇負起責任。對這些核心經驗的逃避造成虛假的存在。人們不直接去面對這些經驗,反而沉溺在工作、關係、性、藥物或飲食中,藉以逃避存在的痛苦。解脫之道,是用真實的 (authentic) 存在來取代虛假的存在。也就是在支持下,直接去面對存在的孤獨、疏離、缺乏意義和覺察死亡,放下不真實的逃避,並且負起責任、做出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接受了痛苦和受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狀態,但同時也積極地創造出可以表達自己的價值和信念的有意義生命。

四、        第四勢力
(一)理論概述
   Maslow自1965年以後,開始對超越個人的研究感到興趣。當時,東方的宗教、靜心練習也進入美國。到了1971年,他和 Sutich 成立超個人心理學會(Association for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成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從心理學的發展歷史來看,這也是個很自然的趨勢。
  心理學的前三勢力研究的是人的自我。超個人心理學則把個人放到一個更大的情境中。Lefevre 認為人本心理學關心人的生理、情緒和理性層面;超個人心理除了前三者外,更包括了人的「靈性」層面 (Lefevre 著,若水譯,民81)。Cortright (1997) 則說超個人心理把個人放在宇宙的情境中,而不僅是局限在內心的力量、家庭或環境的場域裡。
  我們可以進一步從字義上來看超個人心理學的內涵。葦伯字典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對超個人(transpersonal) 的定義如下:字首 trans 拉丁文的意思是超越 (beyond) 或超過 (across)。
  超越 (transcendent) 是指讓我們超過日常意識的經驗。早年,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包括:神秘經驗、被改變的意識狀態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亢達里尼經驗、心靈神秘學(如心電感應、超感應力、通靈等)、巫術、瀕死經驗等(艾畦,民90;金恩,民85)。近年來,超個人心理學的焦點逐漸轉向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共有的意識。
  超過是指走向另一邊,好比飛越大西洋,是指飛到大西洋的另一端一樣。雖然超個人心理學依舊對個人感興趣,但它也將範圍擴展到超過個人的靈性領域,探究無意識 (unconscious) 和超意識 (superconscious) 的領域。
  綜合以上兩種定義,我們可以說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是靈性如何表現在個人的身上 (in and through the personal),以及如何超越自我等 (Cortright, 1997)。由此亦可略見: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實際上是兼含了靈性和心理學兩個領域。也就是說,它整合了前個三勢力所延展出的智慧,從超個人心理的角度來看,前者的說法並沒有錯,只是較狹隘罷了。而超個人心理學最獨特的地方,在它囊括了世界上所有智慧的傳統,以及數千年來它們對人類靈性成長可能性的研究。它不再設限於單一的系統或世界觀,而是廣從靈性傳統、現代心理學及哲學中汲取養份。

(二)超個人心理模式在轉化上的功能
  雖然不同的靈性和心理模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互相牴觸的,但事實上,它們各自提供了不同的隱喻和圖象,供我們了解人類的制約和轉化的可能性。每個隱喻觸及了不同的人類經驗,雖然靈性的道路比心理治療,提供了較多的轉化可能性。Cortright (1997) 把不同的隱喻整理如表一:

表一  超個人心理治療的轉化法

繆誤點
轉化法
靈性的
不淨
無知
淨化
提昇意識
心理的
錯誤制約
傷口和防衛
缺乏自我架構--分裂
未發掘、潛藏的潛能
盔甲、停滯的生命能量
虛假的生活
重新學習
治療、釋放、走過,去除防衛
建立新架構--發展整合的自己
自我實現
軟化、對感覺開放、疏通生命河流
純真
資料來源:Cortright, 1997, p.40.

  超個人心理治療,包括了以上所有人類運作的範疇:從病態的精神病、邊緣症、精神官能症,到所謂「成熟的」自我實現、心靈的淨化和意識的提昇(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它和其它心理治療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擴及到靈性的開展。
   早期,心理學界致力於提昇靈性研究的學者及所提出的方法有:Jung心理分析 (Analytical Psychology) 和他後繼者 M.Washburn (1995) 的動態辯證典範 (Dynamic-dialectical paradigm);R. Assogioli 的精神整合 (Psychosynthesis);S. Grof's (1975) 的全像意識模式 (Hologropic Model);和著重在身體工作的Reich。晚近則有 K. Wilber (1996) 的意識的光譜模式 (Spectrum Model) 和 A. Almaas (1987) 的鑽石工作 (Diamond Work) 等。
  其中,Wilber更是以整合面之廣,著作量之多,而被稱為超個人心理學界的天才,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但本文由於篇幅的限制,故下節僅對其架構略做說明。

肆、       超個人心理治療的架構
   Wilber使用解釋學的方法,整合了西方發展心理學 (包括G. Piaget、S. Arieti 和G. Bruno)、東方佛學、神秘學的精髓,把意識的演化分為三階段十層次。每個層次,又各有其演化點(fulcrum),如果演化得順利,就可以進入下一個層次,否則就會產生該層次所特有的病徵 (表二,Wilber, 1996)。本節的論述主要在闡述其架構與內涵。
 
表二  意識結構、演化點、病理學與治療的相互關係
資料來源:Wilber,(1996),p.164;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p.217。

一、        意識的演化
Wilber 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前個人期 (Prepersonal stage)、個人期 (Personal stage) 和超個人期 (Transpersonal stage)。每個階段又有不同的層次(levels)。從低到高,分別是(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
1.      前個人期:包括四個層次,分別是:未分化的或原始的向限 (undifferentiated or primary matrix)、感官生理的(sensorimotor)、幻影-情緒 (phantasmic-emotional)和表象思維 (rep-mind)層。
2.      個人期:有三個層次,它們是具體規則/角色 (rule/role  mind)、形式反思 (formal reflexsive)和存在-視覺邏輯 (centauric--vision logic)層。
3.      超個人期:包括通靈 (psychic)、微妙 (subtle)和自性 (causal)等三個層次。
(一)前個人期
  0--未分化的:
  這是出生之始。嬰兒初生時,基本上是個感官動作有機體。他和外界沒有明確的界限。直到四個月左右才開始分化 (differentiation)。
  1--感官生理的:
  它包括肉體的物質成份,加上感覺和認知。這也是Piaget架構中的感覺動作的本能階段。吠檀多 (Vedanta) 哲學所說的肉身。
  2--幻影-情緒:
  是情緒和性慾發展的時期。此時的自我是生物性的、慾力的、衝動的與氣的。大約在七個月左右,嬰兒首次出現的心智形態,也就是所謂的意象,Arieti稱它為「幻影層次」(phantasmic level)。
   15-24個月左右,情緒的自己 (emotional self) 開始進入和環境分化的過程。這也是所謂「難纏的兩歲」階段。
  3--表象思維:
  這是Piaget所說的前運作期,是早期的心智運作形式。2-4歲出現各種象徵,4-7歲則有各種概念。這時的孩子無法清楚地區分主體和客體。他的特徵是自我中心,相信萬物皆有靈,認為人類是宇宙的中心,相信語言的神奇性,有時又稱為奇想期(Magic stage)
(二)個人期
  4--具體規則/角色:
  7-11歲,相當於Piaget的具體運作期,因為此時是以非常具體的語文來思考。孩子會認為神話都是很具體而且真實的,聖誕老公公對他們而言是具體存在的。這時也出現了由規則來掌握思維的意識狀態,如數學中的乘、除法。同時,個人也開始以別人的角度或不同的觀點來思考。
  佛家這些活動為心識的活動。
  5--形式反思:
  Piaget稱這個層次的心智為形式運作期。個人到了青春期,不但可以思考,而且可以反觀自己的思想,內省力開始增強,他有能力做假設性的推論,或嘗試各種提議。自我意識和狂放的理想主義也被形式反思所助長。
  S. Aurobindo稱它稱為「推理的心」(reasoning mind)。
  吠檀多哲學稱它為心意身。
  6--存在-視覺邏輯:
  Piaget的理論,僅發展到形式運作期。Bruno和Arieti則延續他的理論,認為在形式運作期之上,還有視覺邏輯。這個層次的思考是統合的、含納的、網狀的和連結的。它是具有統合力的意識結構,能把身心統合到一個更高的次序。
  Aurobindo稱它稱為「高等心智」。
  佛家稱它為末那識。
  Wilber稱它為「人馬座」(centaur),象徵著身心的整合。
(三)超個人期
  7--通靈:
  在此層次超個人的靈性或內觀的能力開始發展。它不意味著通靈的能力,雖然在此層次可能會出現這些能力。
  Aurobindo稱它稱為「明心」(illumined mind)。
  8--微妙:
  在此層次,會出現光明、神聖或神的形象,藏密稱為本尊,印度教稱為觀想本尊。在此會出現個人化的神,真正超個人的原型(和Jung出現在第三、四層集體潛意識的神話原型不同)和更高的自我形象。
  Aurobindo稱之稱為「智慧心」(intuitive mind)。
  吠檀多哲學稱它為意識身。
  佛家稱它為阿賴耶識。
  9--自性:
    這個層次,是自性、神性或無相的本體。
  Aurobindo稱之稱為「超越的心」(overmind)。
  吠檀多哲學稱它為大樂身。
10──不二境界(Nondual):
  Wilber(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將以上所有意識層的背景獨立出來,稱為不二境界。它是真空和妙有的合一,神性和現象世界的合一,涅槃和輪迴的合一,又稱為「一味」(one taste)、自然無念三摩地。
  Aurobindo稱之稱為「至上的心」(supermind)。
  吠檀多哲學稱它為turiya(第四境)。
  佛家稱它為清淨識。
  Wilber把Smith的大存有鏈擴展歸納為物質(第0、一層)、肉體(第二層)、心智(第三、四、五、六層)、靈魂(第七、八層)、靈性(第九、十層)。
  他認為自我的發展是依此階段逐漸晉升。在發展的過程中,自我首先會認同它所處的階段,接著它必須通過那個階段的考驗,但為了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發展,自我必須擺脫前一階段或不再認同它,這樣才有可能晉升更高的階段。例如:嬰兒在兩歲以前,是在一種與母親合一的融合狀態,無法區分出主、客體的不同,到了難纏的兩歲後,才能逐漸分離,邁向個人化的過程。總之,每一個層次的自我發展必須經過認同/融合 (identification/fusion)、不認同/超越 (differentiation/transcendence) 和整合/含攝 (integration/inclusion) 三個過程。這個區分和整合的工作,就是表二第二欄所示的演化點。如果自我在某一層次的發展不順利,就會出現相對應的病症(見第三欄)。各種病症需找到適當的療法來根治。

二、        對應的病症與療法
(一)前個人期
1--感官生理層
  如果嬰兒在此時期的發展受到阻礙,他會無法區分自己和外在的環境,形成一種內外模糊、夢醒不分的狀態,而導自自閉症或共生的心理病症。如果這種狀況延續到成年,會助長抑鬱性的精神病和成人的精神分裂症。這種病只能用藥物和監護的方式來治療。Wilber稱它為「生理-鎮定的治療方式」(physiological/pacification)。
2--幻影-情緒層
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建立自我疆界,和肉身及母親與外在的世界分離。個人如果在此時的發展出現問題,無法分出自己和母親的不同,那麼日後自我界限就會模糊、混淆,外來的刺激會對自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干擾,自我會變得很不穩定,形成所謂的「邊緣症」 (borderline)。這類患者,由於無法區辨自己和外在世界,認為外在世界只是自己的延伸,而變成完全自我中心的自戀狂。
對治的療法(見表二的第四欄)是「結構建立技法」(structure-building techniques)。主要是幫助患者建立清楚的界限感:了解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不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同意母親的看法,也不會遭到天譴等。這時的治療並不會去挖掘無意識裡的東西,因為自我尚未強壯到可以壓抑任何東西,因此也沒有東西可以挖掘。
3--表象思維層
  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發展語言。由於語言是一種有時間感的工具,透過語言,孩子可以回想過去、夢想未來。因此,他們開始會後悔過去、產生罪惡感;擔憂未來,產生焦慮。如果這個階段的焦慮過大,自我就會壓抑那些造成焦慮的想法或情緒(尤其是性慾、攻擊力等),而形成 Jung所謂的陰影。當陰影過大,就會形成神經官能症。總之,這個層次出現了自我感、心智和語言能力,並學習區分自己和肉身。但如果區分得太嚴重,就會形成解離 (dissociation) 和壓抑,亦即自我因無法轉化肉體,便排除它,和它疏離,肉體的欲望被壓抑成陰影,於是形成神經質的衝突。
  對治的方法,是「揭露技巧」(uncovering techniques)。它可以揭開陰影,正視它的存在,和它做朋友,讓問題浮現出來,得到放鬆、提昇,再加以整合。
(二)個人期
4--具體規則/角色層
  在前三個層次,孩子的行為是以肉體的賞罰、苦樂為標準,屬於自我中心的道德成規前期 (L. Kohlberge, 1927-1987),到了這個階段,他開始轉向社會中心的保守形式。由於他們尚未發展出自省的能力,無法獨立判斷,只能追隨世俗的角色和準則,成為他的人生腳本。這些角色和準則對這個時期雖是有利的,但也有一些是錯誤或矛盾的。比方說,老天會因為你的壞念頭而懲罰你、或是當你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時就是不夠好或不值得被愛的。
  治療的方法是屬於第一勢力的認知療法,用證據和推理來重新檢視舊信念,把錯誤的想法和制約連根拔起,重寫人生腳本。它是治療低自尊和沮喪的好方法。
5--形式反思層
  到了這個時期,個人可以反思社會規範,判斷它們是否可信,這也是所謂的後道德成規期。他不再限於某一個社會或團體的標準,而開始依宇宙法則來判斷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從自我中心,走向社會中心到世界中心。個人不想再受社會規範和角色所約束,於是開始嚴肅思考「我是誰」,企圖為自己重新定位。這時會出現E. Erickson所說的「統合危機」 (identity crisis)。
  這時的治療法,是增加自省能力。治療師則可以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來幫助患者澄清。
6--存在-視覺邏輯
  如果心靈持續地成長,到此人們可能發展出高度整合的人格,也就是身和心共同經驗到一個整合的自我。在此階段出現的問題是存在的問題,例如人的有限性、必毀性、真實性、人生的意義等。
  治療的方法,是屬於第三勢力的「存在人本治療法」。
(三)超個人期
  當個人繼續往超個人的階段演化時,存在感會持續擴張,從最初的超越身心的孤立感進入到最終和宇宙合一。在通靈階段,個人可能會乍見宇宙意識,或發展出通靈能力,或有敏銳、洞悉的直覺。他的知覺已超越身心的限制,對它們不再完全認同,也不受它們的限制,因而發展出某種程度的定力。
  到了微細光明階段,意識已開始轉化主客二元的對立,所有一切都是神性的示現罷了。內在的明光,不僅是與神性交流,它已與神性合一了。
    最後,在自性階段,意識已與它的源頭合一,與神性合一變成融入神的源頭或那個無形的背景中。因為神性是萬物構成的要件,它和萬物是並行不悖的,到達這個境界的人和常人無異,吃飯、睡覺,一切運作如常。
  超個人階段的每個層次,也會因執著於那個階段的經驗而形成那個階段的病症,但由於太複雜,故不在此詳述。
  早期,Wilber用爬樓梯來形容人類的成長和發展:每個人都必須通過一連串的階段和演化點,從發展最低和最不能統合的,到發展最高和最能統合的(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民87)。這個觀點被許多超個人心理學家誤解成一個人必須先完成心理的成長,才能進入靈性的成長。因此,Wilber在「靈性之眼」 (Wilber, 1998) 一書中開始強調心理發展和靈性發展可以是兩條不同的路線,並肩而行。之後,他又列出兩打以上的成長路線,包括認知、情感、動機、動覺、愛、關懷、注意力、自我統合、防衛力、人際關係、才藝、道德和靈性等。最後,他再把這些路線簡化成認知、情感、道德、人際關係和靈性(見圖二)。它們是以相當自主的方式,依循大存有鏈的階序而進行的。比方說,某人在認知的領域發展很高、人際和道德上發展平平、但在情緒方面郤很不成熟。不同的發展路線有時會因彼此的對立而造成衝突緊張(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
 
圖二  全像階序整合圖
資料來源: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p.462 
   總之,心理治療和冥想是針對不同的心靈層面、意識發展而設計的。比方說:禪坐並不能消除神經官能症,它只能幫助個人發展覺知,觀照自己的心病,並和它和平相處,但郤無法將病連根拔除,雖然在禪坐中被壓抑的情緒(如憤怒、悲傷)偶而也會爆發出來。錯誤的認知或使人不自由的制約,仍然有賴於適當的心理治療才能解套。
  Wilber指出:超個人心理治療師需要像全科醫生一樣,他們雖然沒有受過某種特定的訓練(例如:開腦部手術),但郤受過醫科的基本訓練。同樣地,超個人心理治療師對意識的每個層面和對治方法都要有所了解。他們能為患者進行一般的心理治療和某些超個人的心理治療;必要時,做患者的顧問,視需要將他轉介給適當的治療師或醫療專家。

伍、結語
  超個人心理治療之所以日漸受到重視,不僅是它在出世/入世、心理治療/靈修間搭起了一道橋樑,更重要的是它為人類的演化提供了一張較完整的地圖。當然,拿到一張西藏的地圖,並不等於去過西藏。地圖的好處,在於它提供了可能的行徑方向和路線,使求道者不致於在無知、無明中心生恐懼、停滯不前或瞎摸亂撞、浪費生命。因此,有心探索生命真理的人,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策略性地規劃出自己想探索的景點,從親身體驗中轉化、提昇自己的意識和境界。

 

伍、參考文獻 

布雷蕭著,傅湘雯譯(民83)。回歸內在--與你的內在小孩對話。台北市:
  月旦出版公司。
艾畦著(民90)。超心理學。台北市:老古文化。
朱湘吉(民89)。自我成長-理論與實踐。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8 期, 133-164
金恩著,黃健南、何修宜譯 (1996)。心靈神秘學百科。台北市:故鄉出版社。
威爾伯著,若水譯 (民80)。事事本無礙。台北市:光啟出版社。
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 (民87)。恩寵與勇氣。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公司。
威爾伯著,胡因夢譯(民89)。一味。台北市:先驗文化公司。
奧修著,謙達那譯(民78)。靜心冥想。台北市:奧修出版社。
奧修著,陳明堯譯(民91)。親密。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公司。
葛印卡(民88)。開示集要。台中市:內觀文教基金會。
維旦特著,謙達那譯(民82)。奧修傳--叛逆的靈魂。台北市:奧修出版社。
賴玉枝(民90)。女戰士之旅。台北市:作者自行出版。
霍夫曼著,許晉福譯(民89)。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公司。
Grof, S.& Bennett, H.Z. 著,方明譯 (1997).  意識革命--人類心靈的終極探索。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公司。
Lefebvre, A. 著,若水譯 (民81)。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
市:桂冠圖書公司。
Almaas, A. H. (1987).  Diamond heart--Elements of the real in man,
    Book one. Boston:Shambhala.
Almaas, A. H. (2001).  The pearl beyond priceintegration of personality into being: an object relations approach. Boston:Shambhala.
Berne, E. (1961).  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rove Press.
Cortright, B. (1997).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Ellis, A. (1982).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New York: Springer.
Osho (1971). The Art of Ecstasy, Osho Commune International, Poona, India.
Osho (1974). The Book of Secrets112 Keys to the Mystery Within.
    New York: St.Martin's Griffin.
Osho (1987). The Hidden Splendor, #4。Osho Commune International,
    Poona, India.
Rothberg, D. (1986).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8, 1-34.
Smith, H. (1976). Forgotten truth. New York: Bantam.
Walsh,R.& Vaughn, F. (1993).  Paths beyond ego. Los Angeles: Tarcher.
Washburn, M. (1995).  The ego and the dynamic ground, 2nd Ed. Albany,   NY:SUNY Press.
Wilber, K. (1996).  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 Boston:Shambhala.
Wilber, K. (1998).  The Eye of spirit: An integral vision for a world gone slightly mad. Boston:Shambhal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